邓州网讯 初冬时节,寒意料峭。11月21日,在湍北新区宽敞明亮的范仲俺公学综合楼里,记者见到了从事教育34年,自力更生矢志民办教育24年的我市新苗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刘怀娥女士,面对这位“中国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十大优秀新闻人物”,记者满怀敬仰地聆听着谦逊、睿智、低调的刘怀娥讲述她艰难的创业历程。
立志育英 艰苦攀登
1982年,刘怀娥中学毕业,由于兄妹多,家庭贫困,过早步入社会。自己十二、三岁才捱进小学的大门,正如饥似渴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又因家庭原因被迫告别校园,心里边那种痛总是刻骨铭心。“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天下做父母的,不要轻易使孩子失去上学的最佳机遇,使孩子从小就接受好的教育,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开始就天高云淡,月明风清。”刘怀娥心想。
说干就干,她在村里办起了学前班,利用教学间隙,自己担任老师。条件差,借用农户三间瓦房作教室,没有桌凳,亲自动手用泥坯砌成简陋的桌子;四处搜寻教材,挨家挨户动员孩子入学。在教学教程中,各种困难扑面而来:缺少幼教知识,她就到处查找资料;白天教孩子,晚上自学充电;到书店找书、买书;得知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办离职学习幼师班,就考入该校深造。4年多的教学实践加之2年多的系统学习,又多次参加省、地、市级各类相关的幼师培训,刘怀娥教学水平突飞猛进。
不做更好 只做惟一
“她就一根筋,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做,不做更好,只做惟一。”范仲俺公学的执行董事丁心富这样评价自己的爱妻刘怀娥。
1992年,我市160多万人,却只有一家市直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入园的愿望。刘怀娥下决心要创办幼儿学校。她租了三间房子,带上自己做的几张桌子,别的什么也没有,挨家串户、四处走访、动员家长。头三脚难踢,第一学期只招了十四个小朋友。但她没有气馁,早上很早把孩子迎来,晚上把孩子洗得干干净净地送走。有些家长上班忙,她就亲自把孩子送到家,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1992年12月18日晚,像往常一样,刘怀娥很晚才从学校回家,早上下了场大雪,天黑路面封冻道路湿滑摔了跤,左手臂骨折,第二天缠着绷带照常给孩子上课。“要做,就做与众不同。”这是刘怀娥一直的坚守。
坚定信念 矢志幼教
1993年,大东关方圆几里没有学校,更无幼儿园,经过斟酌她决定在那里开办一个幼儿园。经过多方努力,她在苗圃办公大楼租房开了班,这栋楼是个旅社,客人流动性大,孩子安全没有保障。于是她就与苗圃协商东边那块荒地,一个人有空闲就整天刨呀、挖呀,手上的血泡不知摞了几层,终于建好了八间瓦房。谁知她费尽辛苦建起的幼儿园落伍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建一所颇有时代气息的高档幼儿园。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空间,她四处求人,跑单位、去家里,冒雨蹲在门口等人家开门才进去,好不容易盼来了批文,八、九十万的建房费又成了难题。银行贷不来款,就找民间筹借,她的执著与诚恳,深深感动了建筑商,同意先垫支大部分资金建房,建起了邓州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私人幼儿园。
采访时,刘怀娥多次擦拭眼泪:“幼教太费心血了,硬件设施要到位,教学质量要过硬,对教师们的管理要理性,对孩子们更要一往情深。”一个教师过生日,她送了一个生日蛋糕以示祝贺,一个小朋友嘴馋想吃蛋糕溜进了老师住室,手忙脚乱碰翻暖水瓶烫伤了,学生家长找到学校兴师问罪,孩子被烫伤,自己也很心疼,为给孩子诊治,花了3万多元,她一句怨言也没说。
丹心一片 造福桑梓
拥有精神财富比拥有物质财富更使人愉悦。人们怀疑刘怀娥办那么多幼儿园肯定发大财了,实际情况呢?前几年,一个孩子每期仅交120元或150元,要开支房租、教师工资;要改造环境、外地学习、广告费等,收入远不够开支。就是现在,学费涨到了200至300元,比起南阳地区全封闭学校8000―10000元的收费标准,刘怀娥还是觉得勉为其难。
近几年,无论经济如何困难,刘怀娥总是不失时机地外出学习,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借鉴优秀的幼教管理经验和模式。先后去广州、武汉、郑州、禹州、平顶山、商丘、上海、北京等地取经。每次出差,她都考虑着如何省时间省费用,节俭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河南大学的庞爱梅、张戈器等专家曾问她:“你办幼儿园,收费多少?”当听说每学期收120元或150元时,专家们还以为是听错了:“收费那么低,你们邓州市的家长受益匪浅,有关部门支持你没有?”事实上,刘怀娥一直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来没有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过什么要求。郑州张鹤立幼教专家劝过她:“你来郑州发展吧,到大中城市,你会有大好前程!”北京市丰台区原在教育部工作的赵艳玲女士,退休后曾邀请刘怀娥到北京办校;武汉的李艳华女士,也真诚地邀请刘怀娥到海南合资办幼教。刘怀娥不是没有动心,但是她舍不了邓州这块生养她的热土,家乡的幼教事业她始终牵挂于心。
“我不是追求金钱的人。前几年,我如果做房地产,我早就发了,但我做的是幼教,即使现在不干,也衣食无忧。可我心里想着的孩子,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培养好家乡的孩子,是我的责任。”刘怀娥如是说。
多年来,刘怀娥为家乡修桥铺路、帮贫扶弱,关爱留守儿童,热心公益;长期负担着贫困家庭和孤儿的上学费用。裴营大余村的余建鹏、余小兵兄弟俩从初中到大学,她全部承担,并资助余建鹏考上研究生,成为博士,至今家里还住着孤儿。据不完全统计,她多年来,资助的贫困学生至少有40名;对于单亲家庭、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现在还在执行中。她所引进的珠脑速算、趣味拼摆、快速阅读、马宏双语等,教学含金量高,教育孩子效果好,成为邓州市独特的教学模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的新苗学校,在我市享有盛誉,刚刚落成的范仲淹公学已经投入运营。无论单位或者是她个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可以说仅荣誉证书就可以摞成一个小山。荣誉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一如既往执著幼教,是刘怀娥一生的追求。作为“中国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十大优秀新闻人物”,刘怀娥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心系家乡,造福桑梓,她一直在践行着这一心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