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既不愁学生的来源,也不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们更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后劲。所以,我们职教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尽最大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业务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近日,记者在我市职教中心采访时,该校校长王维说。
邓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创建于1983年(前身为邓州市一职高),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一。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性化、技能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办学理念,坚持“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途径、发展有基础”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办学校,适应市场需求办专业,瞄准就业岗位练技能,遵循教育规律育人才。
“严细活”管理机制力促发展
王维告诉记者:“有一套好制度才有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模式,我校提出了以“严细活”为核心的新的管理思路,成为提升学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驱动力。”
王维提出的“严细活”就是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精细的管理内容、灵活的管理方法。这套严格、细致、全面、可行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学校的管理内容和责任分工,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了行为有制度,制度有落实,落实有效果。让教职员工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和谐、民主、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教学管理上,各学科建立了“大模块,小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引进项目教学法,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2012年春期,学校在管理模式上锐意创新,借鉴高等学校院系建设模式,对现有专业学科进行大胆整合,出台《邓州市职教中心成立实施教学部管理方案》,学生管理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从严要求,规范日常行为。同时成立机械加工、计算机、电子汽修、会计、文化课等五个专业部,强化专业建设和师生管理,实行行家管校、行家治校,为职教中心的发展夯实管理基础。
坚守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名师出高徒”,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识。教师的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决定了学校的兴衰。
职教中心在积极吸纳专业课教师、非师范类大学生的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接受培训,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正在形成。目前学校开设有高乘服务、数控技术、平面设计、会计电算化、中德汽车维修等10余个专业,共有教职工136人,专任课教师8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6人。近几年来,学校共组织60多名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下企业实践,选派40余人次专业课教师去星光厂、华硕、华必信、得意公司等下工厂顶岗实践,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技能。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师傅担任学校的技术指导和兼职教师,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研究教法,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2014年以来,学校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省级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学校的3个研究课题荣获省市级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硬件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衡量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看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的提升,关键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近几年来,学校下大力度,多方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为实习实训提供有力保障。2007年以来,职教中心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实训基地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共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大楼等实训场地,建筑面积达10180平方米;另外,又陆续投资1160余万元,建成计算机、电子电工等8个实训基地。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2010年春投资360余万元,增加数控机加工设备17台、模具大型设备20余台,钳台60个工位等,完善了模具、数控及计算机等实训基地器材设备。2010年投资260万元,购置高配置的计算机550台,增设6个计算机教室供学生实习,保证学生一人一台计算机。2011年4月,中央财政资金360万元,地方配套1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0余万元,建成了豫西南地区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2012年又投资近100万元,为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专业的学生购置教学实训模拟软件13套。2015年,投资230余万元,为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45台),加强实训模拟教学,新筹建了会计、电子、汽修三个综合实训室,现已投入使用。
校企联合打造一站式平台
学校重视校企合作,先后与富士康、创维、华必信等22个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施订单式培养。2010年,学校与武汉视野教育有限公司联合,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2015年,又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北京中鑫创投教育集团携手合作,开办了高铁乘务2+3大专班和中鑫汽修班,新增学生100余人。使学生不出邓州便可享受一流的职业教育,掌握一门精湛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阳光、体面、高薪”就业。
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度合作。学校每个专业部都有了合作企业,实现了“三个一”专业建设模式,即每一个专业,建一个实训基地,合作一个对口企业,学生们可以在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基本实现“在校即在厂,上学即上班,学生即员工”的转变,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职业素质得到更好培养,就业机会和质量更有保障。职教中心历年来的毕业学生全部就业,学生深受富士康集团、创维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的欢迎。
职教中心圆学子就业梦
刘祥是2010年的毕业生,他在校学的是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到深圳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由于刘祥勤于钻研,业务熟练,很快就由普通员工上升为主管,年薪10万,他对在职教中心的培育很是感激。2015年,他主动动员表妹表弟报考上职教中心。他动情地说:“掌握一门技术很重要,选择职教中心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就业门路,也许比我上大学更有用。”
有一对叫黄茵和黄伟的姐弟俩先后毕业于职教中心的美术专业,毕业后姐弟俩利用专业特长,合办了一家画廊,年收入逾50万。周圆月是2015年职教中心招收的新生,小姑娘对自己选择的“高铁乘务2+3大专班”很是高兴,这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贫困生,对记者说:“我不仅在学校享受了1500元的补贴,免去了学费的后顾之忧,而且对将来喜爱的高铁乘务工作充满期待和希冀。”
在职教中心办公室,记者通过学校跟踪回访表了解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最低工资850元,多数学生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了3000元。
对职教中心以后的发展前景,王维充满了信心:“我们职教中心有能力,有信心把职业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更多的大型企业纷纷慕名前来招聘、预订我校的毕业生,让学生们就业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