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使留守不孤单 ――我市关爱留守儿童纪实

2015-07-02 18:10:52 作者:马文涛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盛夏,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夏令营活动,“我到北京上大学”夏令营活动,营员们是我市缺少父母关爱陪护的留守儿童。孩子们参观了长城、故宫、国家海洋博物馆、科技馆、到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感受校园文化氛围。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带给他们心灵上的帮扶与精神上的鼓励。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与呵护,极易产生人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据调查显示,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敝端,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引起我市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的重视,涌现了众多关爱留守儿童感人事迹。
  
                    在平凡中守望美好
 
    市春风学校的六年级(2)班班主任赵洪阳,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他用自己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聪慧、高尚的人生成长作出绵薄之力。 
   
    班中寇栩菘同学三岁父母就离婚了,性格浮躁,任性。刚到学校时恶习难改,课堂上顶撞老师,课外纠结其他孩子瞒老师外出上网。了解孩子需要是尊重、情感的补偿、做人的道德教育。要用真诚的心关爱他,就会改变,使他健康成长。在开学第一天课间操时,他来时无所顾忌手里还提着零食,课间操结束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拿了牛奶、让了凳子,跟他进行第一次谈心。那次谈心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从他的家庭到学习生活,谈话中看到了孩子期望关爱的眼神。
   
    事后寇栩菘还算比较安稳,直到一次他欺负本班学生,赵老师毫不留情的严厉批评。当时他想退学,赵老师觉得他不能走,要教育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先是开导、关心他、呵护他,随后又登门拜访他的父亲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家访他父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配合学校与儿子进行沟通。在这种严父慈母般人格力量感化下,他与从前判若两人,变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她是我的标杆,指引着我成长
 
    我叫张印是市三初中七年级(12)班的学生,我感觉自己人生重要转折点就是遇见我的张老师,由于我父母长年不在家,爷爷奶奶溺爱我,导致性格孤寂,养成了许多恶习。她从我的状态中观察出来,主动找我谈心,我想她无非是警告我,拿家长威胁我。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悉心疏导我,与她谈心中感觉每句话都说到我内心深处。我说了家里的状况,父母不在家是主要原因。她说我并不是坏学生,事后在一次晨会上,宣布我做班长,我很吃惊没信心担任。她认真对我说:“应该相信自己,任何事情勇敢去做。”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管理班级上给了我许多经验和帮助,学习成绩也进了班级前十名。同时还鼓励我竞选学生会干部,并顺利当选。事后笑着对我说:“没错吧,要相信自己,凡事都可以做好”。我不会忘记她给我自信,改变了我。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遇到一个良师是多么值得庆幸,感谢张老师让我对自己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留守儿童心中的“姚妈”
 
    生活老师姚海霞,对待学生像对待亲儿女一样。省吃俭用,每个星期都悄悄地用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些牛奶、水果与糖果,给孩子们带点“礼物”。她负责的是一二年级6-7岁的小孩,学校不允许学生买零食,她觉得孩子们应拥有与其他同龄小孩同样的爱。每天在学生吃饭时她陪着、当那个小孩吃饭少时,她就认真耐心劝着他们多吃点。小孩生病时细心照料,班中唐卓仪同学因脸上长疮,她一个月每天晚上临睡前都给她抹药。
   
    晚上无数次为孩子们缝补衣服、洗脚、讲故事、陪孩子们读书、哄着他们安然睡去后自己才睡。年复一日地用爱温暖着孩子们,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转,亲切地叫她“姚妈”。
 
    近年来,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我市妇联联合市团委、卫生、教育等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妇联干部、城区职工、教师组成“集体代理妈妈”,个人代理妈妈”。以一颗关爱、真诚的心对待孩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防范和及时矫正,营造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