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邓州市教育系统通过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发函致信、主动协调等方法措施,多渠道争取捐资助学物资,对有效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邓州市共有中小学校640所,其中,高中12所(普高7所,职高5所)、初中72所、小学556所,现有在校学生近26万人,在职教职工1.3万多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教育形象进一步良化,激发了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扶贫解困”型。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每年都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口支援、“一对一”帮扶,重点扶持和无偿资助活动,年捐助资金在150万元左右。
以港、澳、台同胞为主的“爱心慈善”型。今年8月,在广东投资办企业的台籍老板
以在外工作人员为主的“亲情捐助型”。小杨营宋楼村孙坚同志,大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广东华必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自1999年以来,他情系家乡教育事业,多次为家乡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捐资捐物价值7万多元,今年又捐资10万元用于村校重建。
以外出打工族为主的“反哺母校”型。城郊乡水车小学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安全重点监控学校后,乡、村两级决定迁建新校,缺口的5万元资金,全部由曾在该校就读的130名外出打工者自发捐助。
以设立基金会为主的“物质奖励”型。我市“彭、姚、关”三赛奖励基金、陶营乡朱西小学“刚光华优秀生”奖励基金、城郊四初中“丁化林优秀师生”奖励基金等年均为教育投入达20万元左右。
以群众尊师重教为主的“自发捐助”型。特别是在学校建设、教师节等重大事件和重大节日中,群众都以不同形式捐资捐物,全市年均捐助在100万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市接受各类捐助的学校达400多所,资助资金2000多万元。其中用于校建1500万元,购置教学设备、图书器材270万元,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师生2.7万人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