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生宿舍少,条件差,学生流失严重;最严重的时候,学校学生不足200人。”近日,腰店镇二初中校长田国敏,在谈到近年来学校的变化时说,“如今学校宿舍楼和餐厅楼建成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在校学生已近500人,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只是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四个聚焦”,守底线、补短板、筑根基、求突破,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聚焦扶贫守底线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市教体局主抓扶贫工作的党组成员段志伟说,“聚焦扶贫守住底线,确保零失误,是我们的目标。”
做好基础教育学生资助工作。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我市特别突出了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内在外”及“外在内”就读学生的排查和核实工作,凡是在我市就读符合政策的学生,以及经核实在外地未享受资助的学生,我市均对其进行了资助。其中2018年度全市共发放资助资金5743.79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988.3万元。
扎实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健康学生辍学劝返工作。3月份以来,我市先后开展了2轮“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对适龄学生辍学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分类施策,用心用情进行劝返;暂时不能劝返的,采取了送教上门的办法保障其享受义务教育和当期资助。截至目前,全市共劝返学生177人。
“个性化”开展贫困户脱贫精准培训工作。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开展了订单式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找到实实在在的脱贫途径,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利用“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在全市27个乡镇成人学校共开展各类产业技能培训120余场次、科技讲座30余次、农村技术培训60余期,累计完成农民文化技术培训6000余人次。
聚焦均衡补短板
2019年,我市将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和国家级验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既是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市教体局局长李莉说,“我们要聚焦均衡指标,迎难而上,补齐我市教育短板。”
紧扣“校园管理、设施设备、基础校建、均衡档案”四项均衡发展核心指标,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万无一失。今春以来,我市共开展了7场均衡发展学习培训会,带领全市212所迎验学校校长、相关资助人员等,就均衡达标工作的各项指标、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克服“等靠要”思想,真正把“均衡发展、我的责任”放在大家心中,落实到行动上。
建立项目台账,对配备的设施设备在最短时间内分门别类调试、入室、入标、入柜;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组织项目学校积极主动做好配合,为施工方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项目优质、高效、如期完工。今年,全市共实施了62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涉及资金3123万元;教师周转宿舍工程项目20个,涉及资金1758.9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均有序开展。
抓内涵、重品味,建设校园文化。组织各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安放了督学责任人公示牌和校园平面图,做好了校园文化墙建设及校园美化、绿化、净化等工作。全市累计投入校园文化建设资金800余万元,硬化路面、场地17万余平方米。
为扎实推进工作,教体局进一步强化了考评督导。3月28日,教体局组织全市迎验学校对刘集、林扒、陶营中心校进行了观摩考评;4月23日,对城区四小北校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观摩学习,并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学校全力以赴做好均衡迎验工作。此外,5月下旬,教体局还将组织相关人员继续对迎验学校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查,并打分排队,作为中心校、学区迎验学校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相关人员的选聘、提拔、调动和职务调整挂钩。
聚焦保障筑根基
提高质量,党建是基础,教师是关键,环境是支撑。
切实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今春以来,教体局在系统上下强化了“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广泛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践行三种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青春向党心 建功新时代”等德育教育和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了中小学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提高“四种形态”运用水平,确保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加强教师队伍补进工作,在前期到高校招聘300名教师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府决议,将以人事代理形式再补进教师400名,加上特岗教师,今年将补进教师不低于900人。认真开展教师教育工作,落实了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共培训教师4000余人次,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遏制师德缺失问题,重点解决了个别教师在编不在岗、有偿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净化了教师队伍。
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室开展各类检查活动报备制度的通知》,就入校检查的类别、时间、方式等做了全面规定,切实减少了各类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干扰。
聚焦质量求突破
“孩子上学是最大的事,学校办好了,我们就放心了。”湍河一初中八年级学生王迪的家长王锋说。他家孩子原本在外地一所初中就读,在目睹我市教育质量提升的变化后,前段时间他把孩子转回我市。
一年来,教体局始终坚持质量提升中心意识,确立了各学段质量提升整体思路,并强力推进:小学阶段突出了考务工作管理,通过扎实的考评、良好的考风,带动教风、学风的改进。初中阶段突出了控辍工作,进一步优化考评机制,严防“剁尾巴”情况出现。重点突出了中招报考人数占该届学生七年级时学籍人数“比率”这个报考率,今后,中招成绩总分、三率均要乘以这个比率后进行核分。高中阶段加强了“保苗”工作,严格落实初、高中责任共担机制,确保把优质生源留下来。
建立和完善了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教学管理、检测评价、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激发了全体教职工钻研教学的激情和干劲。构建了以解决课堂问题为目标、以课例分析为载体的研修模式,围绕教学实际问题和教师需求,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充分发挥课改标兵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高教师研修的实效性。3月22日—23日,我市举办了第十四届河南课改先锋公益论坛暨“课堂立人·课程致远”观摩研讨会,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处理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百姓福祉的伟大事业,全面发展邓州教育,早日恢复我市教育强市地位和影响,需要我们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我市的教育工作必定会再上层楼。”展望未来,李莉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