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区一初中学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8块金灿灿的喜报奖牌。这些奖牌是我市第一高级中学用以感谢表彰一初中输送的学生在去年高考中,有8名优秀学生考入全国十大名校,这样的奖牌一高中在全市共发放了16块,而一初中就占据了一半数量,其中赵钟宇、张辰玺两名同学更是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有着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城区一初中,去寻找答案。
打造全能教师团队
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该学区校长徐扬告诉记者,现在的一初中学区是由过去的市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五初级中学组成,第一初级中学已有百年历史,一直就有着严谨的学风、教风,而第五初级中学在建校时,就是抽调全市优秀教师组建的团队。这两个学校在2016年全市推行学区制后组合在一起,无异于强强联手。
同时,该校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大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宗旨。每周组织一次主题教研,每月进行一次大教研,围绕近段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集中寻找解决办法,并相互分享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做法;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该校从科研项目申报到如何选题、从组建团队到开展研究等方面,都会为教师做全程指导。
“在这种引导式的教研、科研活动中,教师的成长非常快,他们会与时俱进地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创新的教学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成绩。”东校区教务主任骆伟说。
除此之外,该校还注重培养教师的全面发展,从师德师风入手,培养教师责任感,每学期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与南阳师院心理系建立合作关系,邀请高校的心理专家定期来为教师培训,使全校教师人人成为心理辅导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课时段,记者随机来到几个班级,只见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同学们或在教室小憩,或在校园玩耍,每一张脸庞上都洋溢着青春和快乐,整个学校都呈现出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我们一直提倡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不搞‘填鸭式’教育,不做‘监狱化’管理。”徐扬说,“兴趣和方法永远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才能使他们在各类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该校一直积极探索“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并以此作为教育理念。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堂贯穿等形式,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会学习。
东校区校长丁光林向记者介绍,学生从进入七年级起,教师就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让他们为自己制定合适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同时,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毕业典礼,让学生把承载自己梦想的小纸条放进特制的“初心桶”内,以庄严的仪式感来时刻提醒学生不忘初心,拼搏奋斗。
该校教师彭长秋曾是赵钟宇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他告诉记者:“学生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赵钟宇的成绩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也是在不断地遭遇挫折后,调整心态,排除负面情绪,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适当的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历挫折,并加以利用,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全力推进家校共育
为了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该校深入开发家校共育资源,创新家校共育形式,通过组建家校系列知识讲座、开展“家长进课堂”等创新共育的互动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并开设了“家长学校”,编写了专用教材,规划了课程安排,每月组织家长进行学习,围绕学生的管理、身心健康等方面,由专业教师上课,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家庭的温暖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学校的学习赋予孩子成长的能量,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才能给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徐扬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
同时,该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与学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学校工作介绍,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开展、资源配置及后勤服务保障等相关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采访中,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的校服就是通过召开家长大会,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定制的。在平时,家长也会通过学校的家长会、微信交流群等多种渠道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
“教育需要用心去做,需要耐心等待,不能拔苗助长或者实行高压政策。学生就像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教给孩子‘好方法’,引导他们形成‘好习惯’‘好思维’,这些花朵才能绽放出他们最美丽的样子。”徐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