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树成荫的水泥路,寓教于乐的文化墙,生机勃勃的产业基地,笑逐颜开的村民……初冬时节,记者一行走进白牛镇故事桥村,一条条乡村水泥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沿街路灯、小洋楼、村级公园……故事桥村正在绘就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每一个村民都目睹和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故事桥村的巨大变化。
村容村貌换新颜
70岁的老党员刘成奇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道路宽敞、环境整洁,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改革开放40年,变化实在太大了!”
谈及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刘成奇首先想起的是40年前,自己在生产队当队长的故事。
“1978年,我还是生产队队长,全队60户人家,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现在我们60户几乎每户都有小轿车。以前五口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冬不遮风夏不避雨。如今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就是我们以前真实生活的写照,现在连白面馍都吃腻了。”
对于贫穷挨饿的日子,63岁的村民李云杰也印象深刻:“那个时候,村民最大的愿望是能填饱肚子吃饱饭。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村也实行了包产到户,村民分到土地,积极性明显提高,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李云杰说,“到后来,每年的粮食吃不完,就可以拿去卖钱了。农民们过上了‘兜里有钱瓮里有粮’的好日子。1995年,村里又有了企业,建起了木材加工厂,服装厂、鞋帽厂也办得红红火火,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好了。2014年,村里又统一协调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村民们既能够拿到每亩地一年800元的土地流转金,又能够在家门口的企业里务工挣工资,顾家、挣钱两不误。”
“以前我们两口子都在外地打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办了很多企业。在家门口就业,钱也挣了,老人、孩子也都能照顾,以后再也不出去了。”在服装厂上班的村民李喜连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过的日子,用俺们农村话说叫‘清家日子’,和清朝康乾盛世还好,国家不仅不向我们农民收费,而且还给我们补贴,你说这日子是不是‘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啊?”说起如今的生活,李云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态宜居环境美
“过去,我们农村把上厕所叫蹲茅坑,猪圈和茅坑连在一起,臭烘烘的。”村民李业芝说,“那时候,人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注重环境卫生。”
“现在都在进行厕所改造,叫啥来着?对,厕所革命。改造后的厕所更卫生了。只需要用手一按,厕所就冲干净了,真是既方便又卫生。”告别蹲了几十年的茅房,用上原来只有城里人才可以用的卫生间,让村民李业芝脸上乐开了花。他家改建后宽敞的卫生间里重新铺设了地砖,和城里楼房中的卫生间一样干净、敞亮。
改革开放40年,故事桥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如今,全村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拆除所有旱厕,包括路边简易厕所,根除露天粪坑、粪池,村民全部用上水冲式厕所。截至目前,村里已改造完成170户,年底前将全部改造完成。
除此之外,对全村及所有村道卫生进行拉网式整治,重点清理生活垃圾和堆放的杂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保洁队,天天扫,风里来,雨里跑。打扫后,保持好……”走在故事桥村,保洁人员哼唱的歌曲随时都能听到。据了解,该村的保洁员都是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苦户,他们统一着装,一天清扫几遍,村里的大路小路干净又整洁。
党建引领奔小康
富而思源,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基层组织的这个“牛鼻子”。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改革开放40年来,故事桥村从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入手,全村党员36人,党小组5个, “两学一做” “三会一课”不间断, “四化双评”网格化统筹全面工作,全村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以前的村支部没有办公场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为民服务也大打折扣。”67岁的老党员刘海云说,“最早党支部开会都在学校里临时找个教室‘凑合’,直到1993年,才建了一个村部。现在村部的这座楼,是2015年重新建起来并投入使用的,现在我们之所以又进行改建,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改革开放40年,故事桥村的党员干部,不仅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提高了,而且为民服务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既能为农民提供种植、管理、销售服务,又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村支两委先后多方筹措资金,从修建村道开始,筹集200多万元,打通主次干道11条,修建水泥路6.8公里,开挖下水道3000多米。特别是南邓路两侧,硬化了水泥路面3万平方米,实现村道与省道的互通,为村民出行带来便利,为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桥村的一个个故事,诉说着故事桥村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映照着“三农”发展的铿锵脚步。40年披荆斩棘,故事桥村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多次获得一项项殊荣,谱写了一曲曲强农富农的时代赞歌。
故事桥村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