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高集镇戴岗村王心强家,一股馒头的香味迎面扑来。“再有十分钟,这锅馍都好了,你们都来尝尝我做的馍咋样?”氤氲的水汽中,王心强笑着对记者说。
王心强今年已经70岁了,这个岁数正是含饴弄孙的时候,为啥干这么卖力?“眼看着他们过不成,当老人的能不拉一把?”王心强,连连摇头。
据王心强介绍,王金生早些年外出打工受到刺激,精神不正常,儿媳妇患有慢性病干不了重活,大孙子已经19岁,小孙子上四年级,王心强夫妇俩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2017年12月,经过镇村精准识别,他家被评为贫困户。
针对王心强家的情况,镇村干部和市烟草公司驻该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想办法解决他家的问题,寻找脱贫门路。
为了把这个家过好,王心强没少付出。他把丢掉多年的磨豆腐手艺又重新拾了起来。“选豆子、泡豆子、磨豆子、烧火熬豆浆,到最后压制成型,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王心强说:“点浆过程中,豆浆浓度、浆卤比例、搅拌方式、点浆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点浆效果,所以点豆腐要掌握好火候,全凭多年的经验。”
王心强说起他的豆腐经滔滔不绝:“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虽然费时费力,产量也不高,但吃起来味道更纯正,村民都爱吃。”
王心强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晚上做豆腐,第二天下午拉出去卖,如何把上午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在与帮扶人郭丛训商量后,决定上午蒸馍,下午在卖豆腐的同时卖馍。
对王心强夫妇俩来说,揉面是个力气活,再加上天气炎热,干了两天身体就有点吃不消。“每天晚上睡到床上浑身疼,特别是胳膊疼得不能碰。”王心强说。
王心强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由于吃苦肯干、以诚待人,蒸的馒头个大量又足,味道喷香,他的回头客越来越多。越干越有劲的王心强想扩大规模,增加馒头的种类,可并不充足的资金成了他发展的绊脚石。
郭丛训了解情况后,就资助1万元支持王心强开馍店。王心强购买了搅面机、蒸汽锅炉等炊具,每天蒸四笼,能蒸100余个馍。
在卖馍的过程中,王心强发现,有花样的馍很紧俏,他就研究做花馍。“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请教老师,自己在手机上学。”王心强说,“小孩子喜欢吃花馍的比较多,所以在做的时候要考虑营养、健康。我做的花馍没用一点色素,这五颜六色的颜色全部是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榨成汁和面,红色的是用火龙果汁,黄色的是用胡萝卜汁,绿色的是用菠菜汁……”
王心强掀开锅盖,一个个蒸馍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当他掀开最后两层时,形态各异的花馍映入眼帘,有刺猬馍、南瓜馍、洋娃娃馍……很难想象这些造型美观的花馍是出自一位70岁老人之手。“我有许多忠实的小顾客,每天下午幼儿园门口有很多小孩子专门在那里等着我。一个花馍一元钱,家长们都能接受,等馍卖完,豆腐也卖得差不多了。”王心强说。
每天下午王心强出去卖豆腐、卖馍,妻子彭富梅也没闲着,就喂养牲口。“这些活天天都得干,都习惯了,养些鸡子能贴补家用。”她笑着说。
“镇村利用危房改造政策给我们盖了新房,吃药有补助,孩子们上学有教育补贴,每个月还有低保补助,我们很知足。”王心强说,“现在儿媳妇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王金生,我们老两口在家做个小生意,家里的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越来越好,今后我想扩大规模,早点奔上小康生活,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像这花馍一样蒸蒸日上、越来越甜。”王心强捧着新做的花馍,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