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构林镇岗岔村抓住市产业集聚区企业普遍缺工的有利时机,组织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到市产业集聚区进行参观学习。
代表们先后参观了亚泰机械、农神机械、圣新源纺织品有限公司、五联服饰、柏含服饰、耀诚服饰“巧媳妇”工程扶贫车间等企业,现场达成用工意向20余人,达到了扶贫、就业与解决产业集聚区用工问题的“三赢”效果。
这是构林镇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的一个缩影。
构林镇位于我市西南部,全镇共23160户99124人,贫困户1909人,2016年脱贫118户434人,贫困发生率为1.9%。
今年以来,构林镇党委、政府抢抓“精准扶贫”和全市实施“扶贫产业”的政策机遇,坚持从镇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产业帮扶力度,做精做优,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镇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镇积极采取“企贷企用”的带贫模式,取得金融大力支持,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落实资金300万元,带动贫困户40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共计12万元。同时启动艾草种植项目,为司营、高洼、杨渠等三个贫困村的88户贫困户进行艾草的种植技术指导,实施种植销售一条龙服务,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每户补贴4000元,年增收3000元。
该镇沈马岗村的沈海红是一位残疾人,一家6口人,2014年被确定为一般贫困户,在构林镇党委、政府及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如今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明星”。
沈海红告诉记者,他家的“产业扶贫羊”已经由2只发展到6只,儿子已外出务工,妻子在农闲时节也能外出务工,对于顺利脱贫,他感到很开心。
河湾村的贫困户李保祥在构林镇华鑫造纸厂打工,他说:“我在这里打工,不仅离家近,能照顾家人,而且收入稳定,如今家庭收入能达2万元以上。”
据记者了解,今年该镇耕地“三项补贴”款项1900余万元已打卡发放;争取畜牧局肉牛扩群增量项目补贴款30万元正在发放;争取4.4万亩土地深翻项目,补贴资金208万元; 落实教育扶贫资金53550元;新农合补助26.2万元;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资金300万元;残疾人补助65280元;雨露计划中高职专学生补贴共计60000元,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补贴预计60000元,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
正在建设中的司营、高洼、杨渠、后张四个村级光伏发电站,计划每年为贫困户增收3000元;实施中的冰洁面粉、华鑫纸业、金杰服饰建立首批扶贫车间,能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120余人;与国元保险合作,每村提供5-6个保险协管员岗位,每人每年增收3600元;争取到户增收项目资金256万元,对全镇634户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预计每户增收近5000元。
该镇党委书记刘继革告诉记者:“2017年全镇新增贫困户244户799人,预计可脱贫107户251人。在今后的扶贫路上,将创新载体,探索扶贫新途径,针对未就业的贫困适龄劳动力采用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力争实现‘一户一技能、一户一就业’的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