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尺倍思根——九龙镇聚乡贤之力促乡村振兴

2019-09-17 09:37:12 作者:李永先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九龙镇与我市的其他乡镇相比,因建制较晚基础薄弱,在2017年之前,要想评选出一个五星级的村党支部都非常困难。近两年来,九龙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实际,多方挖潜,内引外联,聚乡贤之力,以抓经济发展促乡村振兴,在发展全镇教育、镇村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我们使足亲劲、韧劲、干劲‘三股劲’,凝聚乡贤之力,聚焦项目建设,推进了九龙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九龙镇党委书记赵中玉说。

  增强乡贤爱乡之心

  涓涓细流必有其源,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乡贤们对家乡都是有感情的,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情。该镇编制了乡贤人才名录,制作成通讯录;逢年过节都会到乡贤的家里坐坐,对亲属进行慰问、座谈,并给在外的乡贤打电话,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及时把家乡的发展情况告诉他们;多次到乡贤所在地进行联谊,对乡贤交代的事情,全力以赴协调解决。

  九龙镇班子成员的热心和诚意,触动了在外乡贤内心深处眷念家乡的爱心,2017年教师节,全镇在外的70多名乡贤,纷纷回到家乡捐资助教,九龙镇借此成立了教育基金会,一天时间收到捐款近百万元。

  经历事情方知心诚,爱家乡一定付诸行动。部队的一位师级老乡被镇党委的热情所感动,说自己这么多年没有为老家做任何事情,为了弥补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愧疚,正积极协调外地投资商在湍北投资建学校;白庙村的张景基、张营村的韩勤柱,也分别向家乡捐资100万元,修建了游园,党委、政府为了感谢他们,为其树立了功德碑,大大激发了乡贤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激发乡贤返乡创业之心

  “乡贤回归不是说说就可以回来,他们虽然有想法,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制约,最终没能成行的不少。”赵中玉说。

  针对每一个乡贤的不同情况,九龙镇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外的企业家周建福在该镇党委的多次说服下,在九龙镇注册了两家公司,政府每年能获得几十万税收;企业家贾小平在家乡建厂,投资的食品厂土地已完成调规;良心膳堂食品厂、红云塑业和中国中部电缆分公司等都回迁到九龙镇。

  无论得知哪一位在外的乡贤想回乡,镇里都会千方百计与其接触,靠着一股韧劲,最终使乡贤回到家乡,而这些在外地被乡亲们视为“排场人”的乡贤,回到家乡后,和乡里乡亲们聚在一起,真正成为带领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坚定乡贤回乡发展信心

  如何让回乡的乡贤坚定发展的信心?九龙镇以“钉钉子”的实功、细功和恒功,实实在在为乡贤做好服务,赢得他们的信任。

  借助半店村靠近快速通道的交通优势和为陈岗移民社区争取优惠政策的优势,调整100余亩建设用地,作为乡贤回乡创业的平台;出台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和鼓励创业的奖补办法》《关于成立九龙镇创业就业服务社的意见》等文件,为乡贤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建立了奖励措施,鼓励各村积极招引项目。目前,全镇吸纳20人以上就业的小微企业近20家,各类农业合作社32家,注册公司近40家,10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固定就业,带动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自2017年以来,该镇借助乡贤之力,投资1300万元打造陈岗社区美丽乡村项目;争取薄改、危改、教师公寓等项目资金近3000多万元,乡贤共捐资近千万元修路架桥。特别是多年来想修复的姚雪垠故居,目前主体已经完工。在乡贤的大力帮助下,2018年实现财政收入1072万元,同比增长94.6%,居全市第四位。今年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万元,居全市第6位,全年预计完成税收收入最低800万元。

  “下一步,我们要盯紧九龙籍大企业家,争取引进大项目,做好与市产业集聚区的对接,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力争入园;按照‘两要两不要’的原则,争取更多小微企业落户九龙工业园区,倡导在农村宅荒地上按政策规范建设,广泛吸纳就业;把特色农业作为富民强镇的着力点,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村每亩奖励200元,继续推广种植九龙冬桃、黄金梨特色林果业,打响“丹水桃梨之乡”品牌;以白庙村烟叶种植被评为湖南中烟技术与集成推广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把烟草种植做大做强。”谈及九龙镇的未来,赵中玉信心满满。

  树高千尺倍思根。九龙镇党委、政府正是把九龙人民当家人,把九龙人民的事当家事,把九龙的发展当家业,凝聚乡情乡贤之力,一个富裕、生态、文明、和谐的新九龙正向我们走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