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堰乡:美丽乡村建设让百姓笑开颜

2015-10-29 09:15:20 作者:刘浩博 何 玺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你看,石桌、石凳、假山、小亭、单双杠、篮球场,没事了俺们就来休闲和锻炼身体。”龙堰乡北店村村民陈富玉笑容满面地说。日前,记者走进北店村游园,月季桂花赏心悦目,青青草坪铺满游园,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这是龙堰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龙堰乡党委书记童孟军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通过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使全乡的生态环境更宜居,百姓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为做好此项工作,该乡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2015年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创建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标准》等文件,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
   
    “我们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村组主要负责人到周边的先进乡镇参观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并给他们加压鼓劲。”该乡副乡长索岩告诉记者,通过参观学习,该乡确定了唐棚、北店、歪子、刁河等4个村为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唐坡、庞营、小河等8个村为达标村。按照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引导各个行政村比学赶超,确保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
   
    唐棚村支部书记刘家斗谈起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今年来我们村新建公厕2座,整理桥涵10座,建垃圾池20余处,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箱;同时,购置了垃圾车,设立了专门的环卫管理机构,负责每天对全村进行清扫。群众的环卫意识也大大提升了,过去‘风起垃圾飞,雨至污水流’的现象一去不返了。”
   
    唐棚在变,其它各村也在变。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边学边创新,有的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有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有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一个个自治组织建立起来了,群众自定制度,自我约束,村民成了服务和管理村民的“管家婆”,这种文明之风和爱护环境、促和谐之风融成了一股新时代乡村新风。
   
    今年,该乡在中心集镇建设上,投资3万元,新栽风景树300棵;投资6万元,建公厕一座;投资15万元,安装路灯50盏;投资38万元,对北店游园护坡进行了硬化和美化,焊接150米长的景观防护栏,新换篮球架一副,健身器材5套,补栽风景树350棵,培植草坪300平方米;投资100余万元,政府内绿化10000余平方米;投资180万元,硬化邓襄路、行政路、老街路等10条水泥路面、新修2条下水道。
   
    该乡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做到“广宣传、硬督查”。所谓“广宣传”,就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主要街道、主干道显著位置,悬挂过街横幅,刷写标语,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所谓“硬督查”,要求所有商户一律归行就市,店内经营,广告牌一律上墙,各门户前卫生“三包”,垃圾定时定点倾倒,禁止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等不良行为。确保街道全天候干净、整洁、美观、畅通。
   
     9月中旬,该乡统一组织公路沿线10余个村,采取分路段、包责任人等措施,平均日出劳力150人次,车辆18台次,对邓襄路、G207及S231线公路两侧开展铲除杂草、清理堆放杂物等活动,共清理杂草、杂物3万立方米,使公路主干道达到了“净、亮、美、畅”的效果。
   
    “按照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我乡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年度考核体系,进行专项考评和奖惩。乡里每天点名会上听汇报,三天一督查,半月一评比,每月一奖惩,对整治成效明显的村按要求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龙堰乡乡长路阳说。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台账上,记者看到,上面记录着各村每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具体任务、完成时间、进展情况等8大项15小项内容,落后村的记录和通报也记录得一清二楚。
   
     建立乡村组投入和群众自筹的“三投一筹”机制,乡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达标村创建,对4个示范村每村奖补2万元;8个达标村每村奖补1万元;其他11个村,每选一个自然村,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村奖补5000元。同时,他们整合项目资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和在外人员助资,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集中投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截止目前,该乡已建垃圾池680多座,液压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设施30余处,公厕30余座,修村庄主次干道12公里,修下水道11公里,整治坑塘3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50盏。各村的村容村貌和道路沿线环境卫生都发生了美丽“嬗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