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火车头”——胡丁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奔小康小记

2019-12-30 15:24:58 作者: 李中贺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裴营乡胡丁村以抓党建为引领,强化阵地建设并提档升级,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民主决策议事,既提高了村党支部为民服务能力,又提升了基层堡垒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前不久,该村被市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走进胡丁村,为民服务中心门前的旗杆上国旗迎风飘扬,村民行政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各种服务场所齐全。“原来这是破旧的村办公楼,现在改造成为集便民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村民们都很满意。”胡丁村党员刘太东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在为民服务工作中,全村党员干部凝聚共识,把全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胡丁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筹措资金,积极争取惠民项目,先后修建了1700米生产水泥道路,又硬化了四个自然村的道路。

“这几年,我们村对村部进行了翻建、新建了学校,又安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不仅方便村民出行,而且每天广场舞的音乐一响起,村民就会来广场跳舞。”村党支部书记胡殿超向记者介绍,“我们村新打了18眼机井,新修桥涵22座,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后,全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抓好基层党建,才能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胡丁村在脱贫攻坚中,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党员进组入户,了解各类人员家庭情况。“在一个村生活几十年,哪家穷哪家富,大家心里是比较清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精准识别,达到底子清、数据明,对象准确、程序合理、群众服气,最终识别贫困户12户,群众都无异议。”胡殿超说。

村民贺红祥在这次识别中被纳入贫困户,享受到了相关政策,并在胡殿超的帮助下,儿子到宁波从事校油泵工作,年收入8万多元。贺红祥逢人就说:“想不到村里办事儿这么公平又体贴,真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

贫困户胡中耀70多岁,妻子身体有缺陷,儿子学没上成又无技术。村主任刘志刚了解情况后,把胡中耀的儿子介绍到新疆务工,月收入3000元左右。胡中耀在家经营几亩土地,在刘志刚的帮助下,种植小麦、蔬菜也有了一定的收入,全家人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正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大步前进。

脱贫攻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没有产业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大家都感到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是关键。胡丁村村支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反复讨论,决定动员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符合本村实情的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

通过以奖代补申报9户贫困户,申报金额150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利用党员干部的人脉资源优势,动员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这些办法,推进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和村民的收入。

“两年来,上级扶持投资16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投产使用,村里有了每年20万元的集体经济分红。返乡成功人士丁家顺,在村干部的多次动员下,流转土地500多亩,创办了邓州市乡情农作物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全程免费服务,免费培训田间管理技术。现已有本村10多户村民以及部分邻村的群众加入了合作社,一大批群众就业得到了实惠,并不断影响着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刘志刚说。

胡丁村青年企业家、入党积极分子刘西庚投资130余万元,成立了邓州市康益牧业有限公司;党员刘太东投资200余万元成立了邓州市黄龙渠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让群众走上致富路。现在的胡丁村以蔬菜、花卉为特色的农业正在兴起,群众对过上幸福生活越来越有了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具体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村党支部就是一个‘火车头’,党员更多的是责任、使命和担当,只有贴近群众、关心群众,倾听呼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也才能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胡殿超的话语充满了担当和信心。

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