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日前,“一园一馆一会一刊”在桑庄镇启动。
该镇党委书记万洪志告诉笔者:“实施此项工程的目标是打造进士名村,彰显桑庄文化品牌,挖掘邓州历史文化内涵,填补村级文化有‘文’无‘物’,有‘物’不‘护’的空白。”
桑庄镇实施的“四个一工程”即:重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进士陵园”,将其打造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筹建一处“村级民俗文化博物馆”, 以清同治十一年(1873)四月十七日,同治皇帝敕四道圣旨授封、赠封高氏家族男、女15人以及“一门5进士7举人”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力争该馆建成后成为中国村级博物馆第一村;成立一个“邓州市桑庄镇高叔祥研究会”、编辑一份“高台鸣琴”期刊,以此传承弘扬“一门五进士”良好的家风、学风、政风、德行,使之与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相映照。
据《福建通志》记载:清政府治理台湾212年,有133名官员任台厦道、福建巡台湾道、台湾知府、省长,其中河南籍军政要员11位。高叔祥是清政府治理台湾的第62任知府、嘉庆年间第4任知府。因政声颇佳,奉诏升迁时当地百姓请画家绘《攀辕图》、唱《攀辕歌》相送。高叔祥(1750~1807),字业瑞,号菊圃,邓州(今邓州桑庄镇尹集村)人。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光绪二年(1876),高氏家族先后考中举人7名、进士5名,被誉为“百年四代进士村。”
4月1日下午,由民政局注册的“邓州市桑庄镇高叔祥研究会”正式成立。该会在筹备成立过程中,得到了市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