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培育促增收 转移就业帮致富――十林镇“两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2019-03-04 20:28:44 作者:林海燕 通讯员 韩祖飞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      “不管是产业培育促增收,还是转移就业帮致富,我们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近日,十林镇副镇长李雪昌告诉记者。

     自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十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谋划,制定工作举措,真扶贫,扶真贫,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记者了解到,在产业培育上,该镇结合地域优势,优先发展特色种植业,确定了习乡林果种植合作社为镇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着力将其打造成为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动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开展“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对全镇耕地集中流转,统一管理,形成“大方田”后向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农民群众土地流转后增加了收益,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使其在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务工,增加了收入。

     “我们要求每个贫困村和重点村至少要培育一个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个贫困车间,然后新型农业主体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模式,一方面形成产业扶贫辐射效应,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带动周边贫困户务工增收,确保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可持续稳定就业。”李雪昌介绍道。

     “我现在开办了一个花生加工基地,属于花生收购、加工一条龙企业。原来我们村的村民种植花生之后,或卖给收购点,或自留榨油,价值不高。现在有了发展产业的叠加优惠政策,更多的群众有了种植的信心和决心,周边柳堰、河池等多个村的贫困户都通过花生种植业提高了收入。”黄岗村花生加工基地负责人赵红雷说道。

     如何转移就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李雪昌告诉记者:“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是让贫困群众在实现增收脱贫的同时,还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该镇按照贫困户创业就业意愿,通过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进一步培养贫困群众自主创业思维,增强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能力,提高贫困户综合素质,为其就业以及创业打下基础。同时,依托“习乡林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景鸿电子厂”等扶贫基地和车间,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尽早脱贫致富。

     在该镇制定的脱贫规划中,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镇内工厂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鼓励企业与贫困户建立长期帮扶关系,签署《结对帮扶协议书》,争取每个村都有民营企业参与“企业帮贫”精准扶贫行动,为结对贫困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强贫困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固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让其在家门口就业基地务工,方便照顾全家老小,该镇逐步把输血扶贫转换为造血扶贫。

     同时,该镇利用“千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难题”活动和“四化双评”网格化服务功能,通过驻村工作队员和网格下沉人员,将用工信息及时送到贫困户家中,让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村”就能获取最新的用工信息,方便就业;并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利用贫困村光伏发电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设置保安、保洁员、护林员岗位,实现了211人转移就业。

     在做好产业培育和转移就业的同时,该镇还积极营造氛围促“志智”双扶。为各村制作宣传横幅、宣传版面,督促各村刷写固定墙体标语,大力宣传弘扬贫困人口中的致富典型,形成人人争先进,户户要脱贫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该镇有7个贫困村,共1358户3758名贫困群众。截至目前,已有6个贫困村摘帽,792户2515人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尽早实现全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李雪昌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