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近年来,陶营乡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本地优势资源,通过认真调研,找准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从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支持并拥护,明晰发展思路,并取得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明显效应。
优势引发大胆设想
陶营乡是丹江口水库引丹干渠流经乡镇,境内有三条引丹支渠,丹江口库区禁止网箱养殖并实行按季节休渔后,“丹江水产品”供不应求并出现季节性供给短缺,引丹江水搞水产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交通上,有一条省道、一个高速入口、一座即将建成的铁路站点,交通、物流优势比较明显。
陶营乡党委书记刘小莉认为,陶营乡发展涉水农业有着较好的条件和优势,应该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经过专家论证、充分调研,陶营乡党委政府决定走一条水产养殖加工商贸物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既然认准了路子,没有困难要干,有困难创造条件也要干。三个困难随即摆在了面前: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改变群众传统意识和既有的种植习惯不容易;挖田造塘、土地流转有难度。
陶营乡的三条引丹支渠,年久失修且配套不完善;要实现涉水农业发展,首先要改变渠系配套的难题。于是该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到省直有关单位汇报,争取到96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水利基础设施改善。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变了基础设施条件,“水通了”,发展涉水农业的条件已经具备。
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基础条件具备后,陶营乡党委政府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动员活动,着力改变群众传统意识和种植习惯,并组织村组干部、农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但部分群众仍然心存疑虑:认为好好的田地挖成坑塘,如果收益不好,连麦子也耽误了,吃饭都成问题;还有部分群众认为,水产养殖的思路是正确的,可是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难以保障;部分群众还有“出头椽子先烂”的思想,不管干啥事情先看看再说,发展路上出现了“拦路虎”。
发展路子是正确的,但是方法上出了问题:靠群众自发养殖,就像伸开的五指,攥不成一个拳头,拧不成一股绳,合不成一股劲;没有经济能人的典型引路,没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美好的“三产融合梦”将会成为泡影。至此,“龙头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才逐渐明晰起来。
“龙头企业”出手相助
陶营乡建国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移民搬迁前曾是淅川县规模化水产养殖企业,从事渔业养殖、饲料加工、产品销售等业务二十余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前丹江口水库规模化渔业养殖的领头羊,具备15000吨的保鲜冷库,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负责人张建国矛盾重重,并不看好此事:自己是移民,属于“外来户”,当地群众认可度较低。搬迁到陶营后,虽然这些年发展不错,但是一次性投资上千万,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投资都有风险,弄不好会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想从农民手里拿到土地,难度也很大。经过与乡党委政府的多次沟通、交流,以及考虑到当前的政策、陶营的优势、公司的优势,张建国感觉到了陶营乡党委政府的诚意和期盼自己带动一方的意愿,心里萌生了合作的强烈念头。
为了打消龙头企业的顾虑,让他们吃颗“定心丸”,陶营乡党委政府立即邀请有专家到建国公司进行可行性论证,帮助公司进行规划,并且明确表态,土地流转工作由陶营乡统筹。听到了专家的权威性意见,张建国看到了惠民政策的光明前景。
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
土地流转也不是一帆风顺,一部分群众同意,但也还有部分群众对农田变水田坚决不同意,坚决不签订合同。对于持反对意见的群众,陶营乡党委政府干部利用三餐时间到群众饭桌上工作;坚决不开门的,动员亲朋好友去劝说;不愿迁坟地的,乡里就对这些坟地进行整体规划,用水泥院墙圈起来进行保护,最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做通芦岗村一户村民的工作,该村村支书三番五次地登门,拉家常,套近乎……怎么做工作就是不行。支书思前想后,终于找准症结,拿出自己最好的耕地与他进行交换,在至情至理的感召下,这一户最终签订了协议。由于耐心细致的工作,涉及到的3个村共计600亩土地,仅用20天就全面流转到位。
随着基本建成的渠系和流转出来的土地,建国公司先是扩建了3000吨低温冷藏库1座,购置了养殖饲料、水产冰冻运输等设备。建设600亩水产养殖基地,260亩为高效渔业养殖区,主要养殖乌鳢等高附加值品种,340亩为莲鱼混养。基地采取水资源重复利用模式,年用水约500万立方,高效渔业养殖区产生的“肥水”定期排入鱼莲混养区,经过自然净化后,用于农作物灌溉。同时,种植不同花色的莲藕,发展采摘体验、特色餐饮、亲水娱乐等业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养殖基地和低温冷藏库已经建成投用,业务范围已覆盖南阳、襄阳等地,成为我市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也初见成效。某养殖专家现场考察后感叹:“你们用1年时间完成了3年的任务。”
村民赵玉林是这次土地流转的受益者之一,他说,土地流转出去后,为出去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如果想在家门口挣钱的话,每天也可在村里的水产养殖基地轻松挣到百元大钞。村民们都认为,搞水产养殖算是找对了路子,搞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经营,把大家从土地里解放出来,致富的门路更加广阔……
陶营乡党委、政府的做法,得到全乡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该乡其他农业合作社和部分群众也主动找到乡里,要求按照乡里的规划,进行转型发展。
刘小莉在采访结束时说:思路决定出路,目前,市政府已经初步制订了陶营乡水资源利用规划,帮助陶营乡进一步抓好水资源利用工作,为全市带头好、探好路。相信在以后工作中,陶营乡的“水文章”会做得更好,龙头企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