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收成,得真心实意地谢谢程书记,几年来,程书记真诚地帮扶,不仅使我们村变化很大,而且我们村民的生活也好多了。”刘正合对记者说。他口中的程书记,正是市农业局驻夏集镇小耿营村的第一书记程道安。
小耿营村是夏集镇的贫困村,现有未脱贫户32户75人,2015年9月,程道安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做群众信任的领头雁
群雁高飞头雁领。程道安驻村后,村支两委和谐,全村扶贫助困的人心齐了,劲头更足了。“在工作中,村里老中青三代人搭配,老党员带新党员,年轻人的活力激发出所有人的工作激情。”程道安说。
程道安刚到村时,村委会前后两栋楼,每个房间都空荡荡的,要发挥好村支两委的堡垒作用,就必须确保主阵地建设。程道安立即协调资金设立图书阅览室、电脑查阅室、会议室等。硬件设施改善后,重点抓好以党建促脱贫措施的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成为党员、干部充实扶贫政策知识的“必修课”。
同时,以党员诚信档案为抓手,开展党员星级评定,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从致富能人、村民组长中培养选拔后备干部,确保村级领导班子后继有人。
“我们村的村支两委班子,凝聚力强、执行力更强,干起工作来,人人都充满力量。”新选拔出来的年轻村干部耿伟说。
打好“地基”架好“梁”
“有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2015年9月8日,程书记来到我们村,生活还没有安置好,就立即下村走访,看到村里的道路,他立即拿起小本子记了下来。”小耿营村的会计常明甫说。
想致富,先修路。村民们出行都是问题,何谈致富?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如果秋收时,庄稼拉不回家,一年不就白忙了?思来想去,程道安决定先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经过他多次协调,在各级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73.85万元,长达1200米的村水泥路修好了。
教育是扶贫的治本之策。小耿营村小学,虽然在夏集镇教学质量中名列前茅,但由于地处偏僻,生源流失严重。“教师师资力量强,可办学条件差,这么好的资源怎能浪费啊。”程道安说。
了解情况后,程道安首先协调资金20余万元,修建校园的基础设施,从房顶、门窗、院墙,再到教师们的办公条件,全部得以改善,并积极申请新招聘的年轻教师以充实学校师资队伍,条件改善了,流失的学生也回归了。
三年来,通过程道安协调,小耿营村新修近5000米的水泥路,几乎硬化到村民的家门口;投资26万元,新建15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投入使用;容量196千瓦的光伏发电业已运营。
把脉问诊解难题
贫困户耿元涛,妻子是植物人,耿元涛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妻子,虽有工作意愿,但家庭负担让他没法安心务工。程道安得知后,凡是能享受的补贴,都积极为他们家申请。
“现在我是村里的保洁员,清扫的路段就在家门口。”耿元涛笑着说。
40多岁的刘正合,妻子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大女儿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小孩子也在上学,经济压力让他一人无法承受。在程道安的帮助下,他被安置到本村的誉森木材加工厂扶贫车间就业。经济压力的缓解,让刘正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扶贫就像教育一样,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制定脱贫计划,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扶贫又是个良心活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尽自己所能,让村民们心底有依靠,才能对脱贫更有信心。”程道安说。
新修建的小耿营学校
贫困户耿东海在危房改造后的院里晾晒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