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宝记

2019-06-03 09:30:27 作者: 刘浩博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三夏”大忙时节,在张村镇李楼村,大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欢快地起舞。收割机轰隆隆地响着,快速驰骋的钢铁巨龙瞬间把麦穗吞下去,一捆捆秸秆直接从机器的侧边吐出来。

  马红军是一位来自山西运城的驾驶员,他们夫妇二人近一周在张村及周边乡镇进行收割,机器每天能收割100多亩地,一天能挣四五千元。

  马红军夫妇近几年一直是河南省蓝天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小麦、花生、玉米秸秆回收,由张村镇李楼村村民杜成斌等3人共同经营。

  杜成斌告诉记者,公司拥有20多台收割打捆一体机,农忙时会再抽调30多台。记者跟随杜成斌来到田间,他拎起一个麦秸捆说,一捆20斤左右,一亩地能产生35—40捆的秸秆。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文渠、十林、高集、裴营等乡镇共设有30多个秸秆回收点。去年,公司共消化小麦秸秆2000吨、花生秸秆2000吨、玉米秸秆1000多吨,一年净收入100万余元。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的养牛大户李新华,他带着人和车来到了邓州。“我养了100多头牛,每年需要100多吨的秸秆作为饲料,近些年用的秸秆全部都是从这里拉回去的,小麦秸秆一吨350—400元,一年花费也仅五六万元。”李新华说。

  杜成斌介绍,像李新华这样的异地客户公司还有100多个,分布在内蒙、山西、甘肃等地。

  秸秆回收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收益。公司规定,凡是把秸秆运送到回收点的,每捆给一元钱。李楼村64岁的老汉侯天中,早上起来送秸秆,不到中午,已挣了153元。村民李振同一天拉了4车秸秆,共挣了198元。

  说起秸秆的利用,杜成斌说:“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曾经被农民当成废弃物的秸秆,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子孙后代,而且变废为宝,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