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如何把脱贫攻坚落到实处?怎样能让农民增收,使农业增效?张楼乡从实际出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用农业技术带动传统农业大调整,在田间地头办学校,请农业专家手把手地给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农民鼓起腰包乐了,农业专家们笑了,脱贫攻坚收到了实效。
什么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少资源的张楼乡,除了人均一亩多地,再无任何资本。虽然近年来,汽车销售和乡工业园有所发展,但用人毕竟有限,而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又给社会增添了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极大的压力。难道农业就真的没有出路?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通过进村入户的深入调研后,结合市晚秋黄梨协会在孙渠村的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大胆又切合实际的想法:办“田间学校”,让农业技术带动产业调整。
经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在市科协和晚秋黄梨协会的精心运作中,该乡自去年秋季开始,每月20日的“田间学校”如期进行,国家级农业技术专家杨进中、王书奇多次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传授技能,内容涵盖了林果种植、花生、核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听课人员从过去的个别种植户,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人,人员涉及南阳、新野、内乡、镇平等周边县市和本市十几个乡镇。
孙渠村村主任孙国芳说:“听农业专家讲农业技术,思路很开阔,不是农业没有出路,而是受传统约束太大,没有敢于冒风险的人。”
来自内乡、镇平和新野邻县的种植户感触很深。过去,夫妻二人出外务工,自己在外省吃俭用,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每年能够挣个3―5万就很不错了。现在,承包土地,种植林果,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很正常,老人和孩子就在身边,每年还可以歇几个月,全家人都开心。
擅长林果技术、国家级农业专家、河南金土地董事长王书奇说:“不要把农业技术看得很神秘,只要不憨不傻,听一听,再学一学,实践就是真理。很多农民过去没有种植过林果,现在不都是专家了吗?”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填饱肚子再有所收入,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喊了很多年,结果就是胆子大的富裕了,多数人还不敢向前迈步。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资金,又缺乏技术。近年来,我们乡结合精准扶贫的政策,该帮的就帮,能扶的就扶。但最根本的,是要农民摆脱禁锢了他们多年的传统思维,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和技能,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民真正告别贫困。”张楼乡党委书记崔继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