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了,村民富了,黑白洼人有福啊!”说起村里这三年的变化,村民们满脸遮不住的幸福。
“俺们要感谢老刘,是他让我们村变了样。”村民口中的老刘,是市财政局驻黑白洼村第一书记刘安东。
黑白洼村是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83人。2015年9月,市财政局赵集镇财政所会计刘安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黑白洼村。3年来,他真心为民,倾力扶贫,目前,全村已经脱贫13户51人,并实实在在地为黑白洼村带来了很多新变化。
结合实际
强化“主心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贫困和软弱涣散往往相伴而生,脱贫致富首先要从整治村班子抓起。”采访中,刘安东说。
黑白洼村基础设施落后,刘安东第一次踏进黑白洼村委会时,映入眼帘的是断墙残垣,下雨泥泞进不了屋,几间低矮的平房破旧漏雨,党员活动没有阵地。面对现状,刘安东迅速转变角色,与村支两委召开了第一次驻村扶贫工作会,将村委会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列为扶贫工作首要任务,拉开了黑白洼村扶贫工作的序幕。
为确保阵地建设聚力有效,刘安东积极协调,筹集资金,拉砖铺院,修缮院墙,购置设施,村部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黑白洼村部,院子水泥硬化平整,办公室宽敞明亮。硬件设施改善后,刘安东与村支两委共同学习政策,建立健全村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村干部的精神振作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勇担当。
查找穷根
全力解民忧
走访、入户是刘安东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凡,但却处处见真心。
扶贫就要先扶智,发展教育才能挖掉贫困的穷根,不能让村里的孩子因为贫困而丢掉志气。刘安东多次到村小学走访了解学校的学生情况,多方协调重建黑白洼村小学。
43岁的贫困户黑志国因伤残无劳动能力,大女儿上大一,小儿子上小学,刘安东时常惦记着两个孩子,争取教育补贴,协调纳入“雨露计划”,并帮助他妻子协调去外地打工,安排就业。
根据每户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贫困户意愿,为贫困户争取到养殖到户增收项目。接过驻村第一书记刘安东牵给自己的“扶贫羊”,贫困户白喜元脸上乐开了花。白喜元因肢体残疾,以前“等靠要”思想严重,刘安东将转思想,改变发展理念入手,提升他的劳动积极性,并帮助他申请参加技能培训和学习。
脱贫路上绝不能落下一户、一人。为了找准“穷根”,刘安东把每家贫困户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针对每家不同情况办残疾证,做慢性疾病检查,协调公益岗位,寻找不同的帮扶办法。
刘安东坦言,作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深感脱贫攻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肩负组织重托和群众期盼,不能懈怠,不敢放松。
打破桎梏
发展村经济
黑白洼村自然条件差,村集体无产业,村里的道路都未硬化,村民的收入除了“四靠”——靠老天、靠补贴、靠低保、靠打零工外,再无经济来源。
“要给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发展村集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刘安东说。
3年的努力,真心实意地帮扶,让如今黑白洼村产业调整快速推进,种植、养殖、玩具加工等,使村民们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运河之畔农业合作社、有机水稻种植、特色小龙虾养殖等,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定期分红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新修的水泥村道、生产路,村里安装了光伏发电、公益岗位以及南瓜种植的林下经济,也初见成效,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心越走越近,人常走常亲,平凡之处见真情。“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不能让黑白洼村的一个贫困户掉队,让他们早日脱贫,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刘安东对未来的黑白洼村信心满满。
刘安东在查看贫困户信息
黑白洼村硬化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