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既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何盘活土地资源,是关乎乡村振兴的关键,更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九龙镇王冲村不断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再流转
“今年我在国储林里种植的100多亩南瓜,每亩纯收入1300元不是问题。”连日来,九龙镇王冲村党支部书记张学敬忙得不亦乐乎。
2017年,王冲村流转1900多亩土地种植国储林,村民们拿到了每亩850元的流转费。但看到种植国储林后,林下土地闲置,张学敬有点心疼。经过和村支两委商议,大家一致赞成应该再流转回来,把土地利用起来。
经过多方考察,2018年,村里以每亩170元的价格,把种植国储林的1900多亩土地,又流转了回来,村干部带头种植了南瓜、辣椒和红薯。
“闲置的林下土地,被我们充分利用,我在林下种植了30亩辣椒、60亩南瓜和20亩红薯,年增收突破15万元。”王冲村党支部副书记姚双青说。
正是村干部的带动示范,村里有经济头脑的杨豪杰、邹玉江和杨小飞,三人合作承租了近千亩林地,发展特色种植。目前,品种南瓜、辣椒、品种红薯、冬桃和红梨,在王冲村的种植已形成规模,这些农产品因品相、口感好,远销海南、广东、浙江和山西等地。
村民变身职业农民
王冲村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出门务工了,土地流转后,失去了土地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劳动力怎么办?这是村支两委思考的问题。
随着林下作物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种植大户用工问题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70多岁的组长袁金锁站了出来:“把村里的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务工队,种植大户需要就去干活,工资现结。”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大家拥护,农忙时节,村里50多人的务工队,活跃在田野,种植、除草、浇水、打药、采摘,种植大户乐了,村民们也笑了。
“每年从阳历4月份开始,我们可以断断续续地干到11月底,平均每天收入60元,好的时候可以挣100元。一年下来,6000多元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这比我们种地强多了。”在村务工队干活的村民袁金科说。
村民姚双青说:“到种植大户那里干活,成了村民的职业,大家都有了事情做,村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少了,村风文明了,懒人消失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出来。”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俗话说,勤快人喜欢搭伙儿,懒人爱好扎堆儿。
“大家都忙了起来,你连一个唠嗑的人都找不到。”贫困户张振友说,“等靠要过时了,自己不努力啥时候也脱不了贫。”
说干就干,张振友主动搞起了养殖,从刚开始的一头牛,发展到如今的4头牛,久违的笑容挂在他的脸上。
和张振友一样,贫困户姚双虎仅一年多时间,养的羊已经发展到了10余只;而贫困户袁改正,看到了村里林下经济发展不错,就种植了4亩冬桃,已经初尝甜头的他,今年正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全村共有20户贫困户,已脱贫9户,今年拟脱贫的11户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林下特色种植的全面铺开,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使贫困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靠劳动致富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随着国储林树木的慢慢长高,我们正商议把特色种植转向特色养殖,让村民们尽快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的落后思想,以特色种植、养殖让大家富裕起来,这也是我们村支两委的初心和使命。”张学敬对王冲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