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周王丽: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

2021-12-08 17:41:10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段话,也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

在分享之前,我特意查了“青年”的定义,内心有点小纠结,我还在青年的范畴吗?还好,百科上给青年的界定是15至44岁,还能抓住青年的尾巴。但我想,青年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种状态,韶光易逝,刹那芳华,我们更需要内心的充盈与优雅。所以,在座的各位领导请相信自己,即便出走半生,阅尽千帆,归来仍是青年。

生逢盛世,既是一种幸运,也也一种担当。我们选择深爱这个时代,深爱这个国家,深爱从事的事业。我们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深信奋斗的光芒,我们既要励志,做追梦人,更要力行,做圆梦人。

一是坚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今天是一个快速的时代,出门远行,我们选择最快的交通工具;读书求知,我们希望最快圈出重点。我们满怀焦虑、害怕挫折、寻求捷径,坐下来深聊理想,显得格外奢侈。求职、买房、婚姻、养老……种种愁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们常常忘记仰望星空,静观内心,忘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平淡、平庸的甚至是颓废的人生。“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中,一代代青年胸怀报国之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人,无不感动于他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陕北的艰苦生活,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刚强坚毅的性格,他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斗出无悔的青春。今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于初心、重在信心、成在恒心。不管走过多远,不管还要走多远,唯有坚定理想、百折不挠,把个人抱负融入时代,在追求“小我”中实现“大我”,做一个有“小家”也有“大家”的人,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才能不负此生,不负时代。

二是练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过硬本领。今天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前夜,未知远大于已知。能力危机、本领恐慌让我们心生焦虑。有人预言,未来5-10年内,人工智能AI能解开人类的智慧谜底,实现人类的全面进化。不久前BBC发布了未来被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包括会计、银行政府职员等。当然,他们也发布了难以替代的十大职业,如教师、艺术家、科学家等。人工智能再强大,缺点也显而易见,有智商没情商,有智能没智慧,有专才无通才,有逻辑无情怀。因此,人类在境界上更高一筹。我深信,好的宣传,能追问真相、带来力量,能传播温暖、带来希望,能展望未来、带来惊奇……这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代替的。优秀的宣传干部,“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我们不能害怕改变,不应固步自封,不必顾影自怜。我们唯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提笔能写文章,遇事能拿对策,有深度学习力、创新创造力,面对万千变化,荣辱不惊、潜心砥砺,人生才会清风自来。

三是保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担当精神。今天是一个嘈杂的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类“门”事件,暴露出信仰的危机和道德的滑坡;消息的真假不再重要,大家像鸵鸟一般把头埋入沙中,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只听自己想听到的;人们变得习惯性怀疑,怀疑官方、质疑权威、鄙夷专家,用娱乐狂欢解构一切严肃的意义。很多时候,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没人看、没人听。我们有困惑,有沮丧,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对历史怀有敬畏和包容之心,对民族的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越是众声喧哗,我们越要独立思考;越是众说纷纭,我们更得理性判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求是》杂志上有篇文章《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作者在文中说道,正面宣传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主流媒体坚持不懈的正面宣传,我国社会大局不可能保持稳定。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鄙夫竞喧哗,达士善大观”。宣传干部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时代,认识使命,永远不能低估自己的力量和工作的价值。挑战促进改变,改变激发责任,我们注定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未来的路注定山高水长,要担负起社会稳定剂与缓冲器的重任,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用自己的智慧、立场、方法,去观察、去思索、去判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心怀阳光,不惧远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自己,祝愿大家现在、以后、永远都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