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问候,他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四年前,当我看到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时,顿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也同时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个“穿衣扣扣子”的比喻恰如其分,内涵丰富,既指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也展现了习近平对中国青年未来的殷切期盼,希望青年从“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努力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毋庸讳言,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热情、活力、理想,青年人也有青年人的烦恼、困惑、矛盾、冲突。青年人最富于青春理想,青年人也最受困于现实羁绊,很多问题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无法破解的。面对现实问题、面对精神困惑,我们到底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去抉择,其实就是如何扣扣子的问题。而这个扣子,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你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扣好人生扣子,就要保持三种姿态。
一是学习者的姿态。荀子《劝学》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刻不学习、不获取新的知识,就要面临落后、跟不上节奏的境地。特别是现在自己负责的舆情信息工作,每天面临海量的手机信息、网络新闻、刊物信息、邮箱信息需要浏览观看,一刻不关注、一刻落后,可能就会错失舆情信息报送的时效性,真正是“早报一分钟是情报,晚报一分钟是新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信息工作,时时刻刻都要准备接受新鲜事物,时刻把握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活动动态,舆情热点焦点和动态走势。可以说,没有时时刻刻的学习,工作根本就无法开展。
二是传道者的姿态。赵部长在“庆七一”机关党员大会上强调,宣传干部要有本事,其中就有一个“传”的本事。就是能传播、会讲述,不仅自身能够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根据不同对象需求和实际情况,分众化地讲,做到讲得生动、讲得在理,讲得引人入胜,引导别人理解领悟。宣传工作,承担着成风化人、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重要任务,是要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只有自己具有坚定的信仰、虔诚的信念,能想、能说、会写、会干,真正做到有两把刷子,才能干好宣传工作。
三是孤独者的姿态。《礼记·中庸》讲到,“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还有一句通俗的话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来说,“合群”应该都不是太大的问题。特别是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留言、点赞、刷朋友圈、群聊,一刻不被关注好像就没有了存在感。这个社会太喜欢热闹了,很多太害怕孤独,然而也恰恰是孤独的独处,往往是我们照见内心的时刻。2015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饶毅发表了网友评为“535字、3分56秒”最短毕业典礼致辞里面讲到,“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是荒凉寂寞、人迹罕至的,正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我觉得我们有时应学会适应独处、善于独处,保持己见、培养独立人格,我觉得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四是远行者的姿态。《论语》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诗中写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赵部长在“庆七一”机关党员大会上讲到,“宣传工作注定要有情怀”“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才能使我们宣传工作更有格调、更有品质”。我觉得这些都是一致的。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永葆一刻刚刚出发的初心,有“行将致远”的格局,有“不畏浮云”的眼界,有“血色浪漫”的情怀。有了情怀这个“催化剂”,有了这种向远、向高的情怀,我们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就能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就能从单调琐碎中找到意义,在挫折困苦中体会浪漫,在平凡无奇中感受崇高,才能看到每一件事、每个工作的伟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