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以来,全国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纷纷带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倡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如今,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习惯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效初显。
分餐制不仅是应急之举,更应是长久之计。5月4日,济南市民吕先生与好友在一家酒店小聚。餐桌上本该整盘上桌的菜品,被均分成6份摆在大家面前。
从健康码广泛运用到垃圾分类日益精细,从勤洗手、戴口罩的卫生习惯到分餐制逐渐形成社会共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主任张景辉表示,这些健康新风尚不仅有助于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隐患,更有利于未来的社会治理。
村镇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战场。西安市上王村位于秦岭北麓,巷道两旁绿树成荫,正是游客如织的时节。查验游客一码通、定时酒精消毒、及时测量体温等一系列防控措施,让游客们可以放心游玩。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温福珍是辽宁省瓦房店市三台乡西蓝旗村村民,所在家庭曾获评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如今,西蓝旗村村民已经告别农家院,搬进了楼房。为了让村民养成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温福珍号召带领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还主动承担起小区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
为了让更多师生能够了解、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清华大学积极开展宣教活动,以各种卫生健康知识标语、故事海报等宣传方式,传递卫生知识,培育文明观念。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普及教育,并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促进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程红这样建议。
治理环境卫生、打造健康体魄、培养文明习惯、塑造社会风尚……如今,有着数十年历史的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将爱国主义和卫生防疫相结合,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在全民参与中凝聚民族精神诠释爱国情怀。这项“老传统”在新时代正不断彰显新内涵,焕发新生机。(新华社记者王子铭高蕾翟翔)(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