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
——国际人士看好中国
钟轩理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一、“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
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存在中国占便宜的问题。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美经贸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同供应链扭曲有关。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贾森·戴德里克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中国组装的iPhone7,抵达美国时被记录为制造成本约240美元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中国从每部iPhone7只赚8.46美元。对于一部iPhone7的美中贸易逆差,合理的算法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制造成本8.46美元,而不是240美元。
对于美国指责中国的另一大“罪状”——盗窃知识产权,事实亦非如此。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美国总统采取对华贸易行动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表示,中国技术的进步“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于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它们的领导地位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在一些美国公司持股产生的”。
既然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的指责都站不住脚,那么,美国政府为何不顾国内外反对声浪,执意要挑起贸易战?对此,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吉川洋一语道破“天机”。他认为,美中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美国对GDP被逆转的焦虑。他引用英国《金融时报》的估算,今后10年左右,美中GDP将出现逆转。日本专修大学教授大桥英夫指出,美国对华启动301条款,“体现了美国地位受到威胁、担忧和不安增加的信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摩擦证明,“面对一个在各个领域甚至最先进领域都可能取代美国的中国,已经不知所措”。
贸易战没有赢家,损人者必害己。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提出:2018年7月6日最终会成为经济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日子吗?这一天,美国对华加征的第一轮关税措施正式生效。该报将其与胡佛总统1930年6月17日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同等视之,认为正是这个关税法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和大萧条加剧,成为二战爆发的间接原因。文章认为,宣称“贸易战很容易打赢”的美国总统很明显没有接受这一历史教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特朗普让美国成为世界笑柄》一文中也提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他写道:“特朗普曾说,美国不能再成为世界的笑柄。被全世界当作笑柄的难道不正是如今的美国吗?”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打响“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整个世界都被捆绑,这不仅是“经济错误”,也是“时代错误”。美国前贸易谈判副代表温迪·卡特勒嘲讽道:美国总统“非常迅速地扣动了扳机,但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如何走出悬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哈里·布罗德曼在《福布斯》刊文认为,“美国正打赢对华贸易战是危险的胡话”。文章指出,天真的美国总统贸易团队对于自己似乎击中了中国的要害,感到有点飘飘然,但是“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锡拉丘兹大学经济学教授玛丽·洛夫利在《纽约时报》撰文认为,“中国会赢,是因为它在更巧妙地玩这场游戏”。文章也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约占中国制造业收入的3%,这个份额不足以对中国造成灾难性后果。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在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时间在中国一边。
二、“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
大部分国际观察人士都注意到,美国的关税大棒直接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美国不希望中国在技术层面往上爬,至少可以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促使中国回到“贫穷社会主义”阶段。美国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勒特指出,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事关两个国家对“21世纪全球创新经济的领导权”的争夺,而且这种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虽然美国极力阻挡、干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前进步伐,然而,中国无论从科研创新能力、科技企业竞争力还是科技人才培养与储备上,都已今非昔比。正如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文章所说,“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尼特提出:“认为中国永远会依赖西方的创新,那恐怕就错了。我所了解的中国正在研究和知识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资金。”他说,中国已经教会十亿人读写,建成了现代化的公路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国的创新基础现在与美国大致相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7月10日公布当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比去年前进5位,排名第十七位。这是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能力20强。该报告称:“在绝对价值上,在研发支出和研究人员、专利及出版物的数量等领域,中国如今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该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指出:“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这宣告多极化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对此,美国《福布斯》周刊文章不禁感叹道,“被中国模仿”时代已经过去,欢迎来到“模仿中国”时代。
如果说坚实的科研体系和人才队伍是基础,那么强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则是中国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真正升级的敲门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对中国商人和企业家日益展现出的创新愿望和能力表达赞赏,他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意识到,为了在全球经济中走在前列并保持这样的优势,必须创新。”
中国科技产业的巨大进步是中国不惧美国技术“要挟”的资本,也为进一步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里夫近日在《纽约时报》刊文,在历数中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发展成果之后,告诫道:如果认为靠咄咄逼人的防御措施就能确保美国自己的技术成功,那就错了;美国的做法“不过是把我们所有的大门加上双重大锁,这样只会把我们禁锢在平庸之中”。
三、“中国经济显现出极佳适应能力”
美国到底如何看待这场贸易战?美国发动这场贸易战的目的是使中美贸易更加公平,还是只为遏制中国?外交学者网站2018年6月16日刊登题为《不是战争而是贸易战》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很可能已经认定,自己更希望搞垮中国经济而非确保贸易公平。“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将伤害到美国,但他似乎希望中国受损更大”。但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真能搞垮中国经济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6日发表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认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很可能仅对中国经济产生“有限的直接影响”。报告对中国经济表现给出了总体积极的看法,并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乐观预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向内需和创新驱动转型,外贸结构加速多元化,美国对华贸易战已无法扭转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意大利时政评论员达尼洛·塔伊诺在《晚邮报》刊文称,美国正在以关税为手段向世界各国炫耀自身“经济肌肉”,认为中国传统上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承受美国的关税冲击。事实上,在现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经济已经显现出极佳的适应能力”。中国正在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进程,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面对美国贸易战的威胁,加快转型步伐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法国安盛投资经理公司新兴亚洲高级经济师姚远认为,针对美国加征关税,北京一定会借机推进经济改革,并将市场进一步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中国正在与外部世界进行更多而不是更少的互动,这与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全然不同。他说,如果说在中美贸易争端的黑暗中存在一线光明的话,那必定是:这会成为中国加快结构性改革的动力。玛丽·洛夫利注意到了中国近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她在文章中说,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中国加深了对国际供应链的承诺。这向投资者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那就是:即使在贸易战中,中国也仍将坚持与国际伙伴的合作。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更是未来中国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正如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所说的,在过去40年里,中国在改革道路上不断前行,这足以创造一定程度的信誉和信心来证明当下的乐观前景。英国著名资深中国问题观察家休·佩曼对中国40年的巨变,用“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来赞誉。他在最近出版的《中国的变革:地球上最伟大的演出》一书中指出,那些质疑中国模式的人经常误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的复杂现实,并忽视了其调适能力和进行“持续变革”的能力。他认为,面对挑战,“只要中国保持变革,那么中国就会找到自己的路”。德国《时代》周报更是发文盛赞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配备高科技的火车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令人难以置信”。文章指出,未来的中国将“更高、更远、更快”。
四、“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有国际舆论指出,中美贸易战关系到未来的世界秩序。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维亚切斯拉夫·霍洛德科夫认为,“这是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主导权立足于在现代化技术上取得优势”。西班牙《起义报》评论员佩佩·埃斯科瓦尔指出,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开启一场50年的贸易战”。
国际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战的战略考量是全面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多数专家表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征收关税就能够阻断中国的进程”。正如哈佛大学经济与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戈夫所说的,“中国的命运——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现在掌握在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手中”“全球化列车已经离开站台很久了,认为某个人能够将其逆转的想法是极其天真的”。
美国发动贸易战给中国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与机遇。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刊发题为《美中贸易战将如何改变全球经济》的文章,指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正在为欧盟和亚洲加速开放市场、加强经济联系提供新的动力。文章说,除美国之外,几乎所有地方现在都产生了一种急迫感,政策制定者都力争加快推进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也建议,作为一个不断崛起的世界强国,中国可以在贸易自由化中发挥核心作用,从而加强这一体系,让中国经济的健康与全球更加利益攸关。
与此同时,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其在世界舞台信誉扫地,而中国高举全球化旗帜,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政治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斯则表示,在中美竞争中,美国“已经把优势拱手让给对手”。斯蒂芬斯说,与特朗普的世界观带给中国的巨大战略利益相比,任何短痛都不算什么,他正在逐步拆除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的支柱;中国的长远战略目标足够明确,而特朗普正在兴致勃勃地帮助中国实现抱负。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安德鲁·刘易斯撰文说,贸易战超越了贸易赤字和技术领先地位的问题,而是关乎中国将如何融入世界和发挥什么作用。对此,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拉尔默指出,美国不要低估中国的决心,中国要努力实现伟大复兴,退让对它不是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