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肩负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河南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中原更加出彩的应有之义。为了实现河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全局性、深层次的突出短板。只有找准短板,才能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提高河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当前,河南的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三个突出短板:
创新的短板。具体而言,河南文化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理念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长期以来,河南文化发展还是遵循传统思维,缺乏“互联网思维”和融合理念。二是人才的短板。河南虽然是人口大省,但还不是人才强省,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在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排名仅为21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称。文化繁荣不仅需要“高峰”,也需要“高原”。目前,河南文化领域在全国叫得响的领军人物不多,同时缺乏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产业的短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河南文化发展中最突出的一个短板就是文化产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规模小。2016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比全国的平均水平4.14%,还低了1.14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南文化产业结构中传统的文化制造业份额过大,核心产业地位不突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根据文化发展的实践来看,新兴文化业态往往能够带动区域文化产业的繁荣,例如广东的文化产业之所以成为全国的领头羊,很大程度上与“互联网+文化”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分不开。但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文化发展质量。
协调的短板。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文化的协调发展。目前,河南文化建设仍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与城市相比,河南的农村文化设施和基本条件还比较薄弱,虽然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基层仍有一些文化设施老旧、不达标。另外,由于农民收入整体不高,农村文化消费还是比较落后的。从总量上来看,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还比较大。二是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河南各省辖市之间文化发展水平差距比较明显,郑州、许昌、开封、洛阳等市在全省走在前列,其他省辖市的文化竞争力远远落在后面。三是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在文化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每年有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但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却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河南文化消费领域同样是“过剩”与“短缺”并存,一般性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多、质量高的精品不多。
为了补齐短板,实现河南文化高质量发展,今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力:
以创新驱动助推河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创新能力突出的区域即使自身文化资源并不丰富,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河南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短板之一就是产业短板,这很大程度上与创新能力不强有关。河南作为创新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今后要深入挖掘培育本地创新资源、科技优势。一是推进“文化+科技”,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优化河南文化产业整体布局,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原创能力。二是借助“文化+互联网”,实现河南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做强市场主体,使企业成为河南文化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只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地把握创新机遇,才能把科技创新应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出版印刷等龙头企业,打造陶瓷、玉器等有河南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企业,壮大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
以群众的获得感完善河南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成了重要的民生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了实现有效供给,河南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着力点应放到以下两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大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政府采购投入,积极打造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投入依然不足。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强文化惠民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在贫困地区积极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二是推进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构建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以人才战略支撑文化高地建设。“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区域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要素。河南打造文化高地,离不开人才强省战略的支撑。今后,要围绕河南文化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激活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制定政策,吸引急需人才。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引才用才理念,通过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两条路径,集聚国内外高端文化人才。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引领文化创新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一些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二是加大培养力度,打造文化豫军。依托省内高校及部分文化相关专业发展较强的外省高等院校,建立河南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力度培养高层次的文化领军人物,继续实施“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河南省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等专项人才培养工程等,发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艺术发展专项资金等的导向作用,在出精品的同时出人才。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文艺骨干、文化能人。三是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积极搭建项目平台,让文化人才有所为。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文化人才在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完善文化人才考核和评估机制,建立以德才兼备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模式。(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