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愚公移山精神绿荒山 济源向绿色生态要发展动力

2022-01-26 16:53:30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济源的山林,绿波荡漾。从森林覆盖面积不足10%到如今的45.28%,从珍稀动物少见踪影到频频“出镜”的金钱豹,济源的“绿”里藏着不寻常的密码。

苦干实干

以生态引领绘绿色美景

9月26日,记者一进入济源南山林场,就被耸立在树林间的小铁塔吸引了注意力。“这是碳通量观测塔,通过自动传输数据,可测出这1平方公里以内的森林能‘吃’多少二氧化碳。”济源林业工作站站长贾长荣解释说。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与地表植被通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就建在南山林场,担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监测的重大责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各项精准数据。

这层峦叠翠的背后,是当地三代务林人凭着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愚公精神,与荒山、沙丘“死磕”,最终筑起20万亩人工林的奇迹。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道道山梁上,排排鱼鳞坑依“品”字形整齐排列,“我们摸索出的鱼鳞坑‘垒、借、铺、保、盖’五步造林法解决水、土等关键问题。”济源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科科长任军战表示。靠着这项技术,济源的荒山逐渐变成浩瀚的“绿色林海”。据统计,2009年以来,济源坚持每年实施困难地造林1万亩左右,先后打造困难地造林精品工程13万余亩,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

不等不靠

以产业带动兴富民之业

济源坡头镇黄河流域砚瓦河生态区,坐落着一个种满了核桃树的村子——双堂。得益于济源核桃低效林改造项目,双堂村的核桃产业越做越大。“村里现在还建起了生产线,下一步要做专业的产购销团队。”双堂村悯农合作社负责人杨永红说。

坝连坝,水连水,山上种满果树,山边坐落着生态农庄。黄河一级支流——大沟河流经的坡头镇清涧村,仿佛一座江南小镇,秀美轻灵。

山上路边,房前屋后,种满了桃树、梨树、海棠、桂花、花椒、石榴等。“我们见缝插针种下各种树,并且兼顾不同生长周期,20天左右就有一个品种成熟。如今,每逢周末有不少人自驾过来旅游,曾经的荒山土坡早已成了咱的金山银山,去年俺村还成了全省沿黄流域森林乡村示范村。”清涧村党支部书记赵宗礼说。

“近年来,我们沿黄乡村新增绿化面积1159亩,打造了一个个生态绿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各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多元化特色林业经济模式,森林旅游、林果采摘、乡村民宿等产业蓬勃发展,铺开了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福图景。”济源林业局局长刘建军介绍。

持之以恒

以长远眼光谋发展红利

108公里,这是国家太行森林步道在济源境内的长度。这条步道也是全国唯一直通首都北京的公益性森林步道,它串起了济源的林海、山峰,也架起了当地生态建设与对外发展的桥梁。“借助步道,去年我们举行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今年又承办中国山地马拉松济源站赛事。”愚公林场副场长李红运告诉记者。

好生态不仅吸引了游客,也让金钱豹、林麝、黄喉貂、黑鹳、红腹锦鸡和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等各种珍稀动植物纷纷“现身”。在济源生态科普馆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所有的到访者都会被这些品类纷繁的动植物标本及照片深深震撼。“现在周末会有上千名游客前来参观。”李红运说。

持之以恒,济源人谋生态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置身于济源750亩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举目四望,满目青翠,林木、青草、绿荷、湖泊相映成趣。“每年10月、11月,天鹅、黑鹳等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济源黄河湿地管护站站长李卫丰介绍,“现在一期黄河湿地已经建成,二期湿地正在不断完善,黄河生态科普馆也在紧张筹备中。”

湿地园区监测大屏上,负离子含氧量的实时数据不断跃动,这变化的数字里,涌动着济源人坚持绿色发展的不竭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