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
“学党史,为群众办实事”,滨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本着“小切口、大作为、好影响”的标准,滨州市精准制定两批40项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把实事办实办好。截至2021年12月9日,市级两批40项124小项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全部完成;至12月15日,县级18批435项610小项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全部完成。滨州全市累计为群众办实事66315件,各级出台办实事制度1044项。
15岁的脑瘫患者小迪是滨州市福利院接收的一名服务对象,其家庭4名成员均享受低保政策。父亲左眼失明,母亲患帕金森综合征,小迪和妹妹都是脑瘫患者,每月家庭仅康复治疗费用就需约5000元。小迪脑瘫较为严重,需专人照料。经过申请、评估,小迪被接收入住滨州市福利院进行专业化养育和智力、肢体康复,给其家庭减轻了负担,让这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在滨城区彭李街道,建材小区的环境大变让群众交口称赞。那里曾因没有物业、环境差导致居民流失严重,去年却出现居民“组团回家”,这是因为该小区迎来了新老小区“破墙统管”,“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引领的“荧光工程”“荧光之家”“微萤火”“微服务”作用越来越大,这让居民对“老家”重燃希望。
在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制定中,滨州市坚持高点定位,强化组织引导,干部带头沉下去开展大走访、大排查,集中了解掌握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急难愁盼”,特别是乡村振兴、“双招双引”、“双型”城市建设以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各领域各层面的突出难题。其中,特别要求,每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时间累计不少于5天,梳理了大量民生需求问题。
在执行中,滨州市坚持“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原则,将市级40项民生项目分解为124项具体内容,逐项确定推进措施、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建立起细致的工作台账。也正是得益于此,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
清晨,刚扫完街道的环卫工人王玉枝收拾好工具,照例来到一处户外劳动者驿站。进屋后,她拿出杯子,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热水,坐在电暖气旁歇脚。王玉枝说:“在这里,夏天热了可以过来乘凉,冬天冷了可以取暖,下雨天能避雨,饿了能热饭,就跟家一样。”这里是滨州市总工会发动爱心企业、企事业单位等建设的户外劳动者驿站。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153处,为全市2万余名环卫、快递、外卖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20余万次。
得益于滨州市人社局推进的全国社保卡“一卡通”试点工作,目前,滨州市已完成63项待遇补贴入卡和102项公共服务持卡办理;全市10个县(市、区)78个乡(镇、街道)建设了村级人社服务点1856家,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够在一个服务点、一张网上、一个窗口办理80余项人社业务。聚焦服务“一老一小”,滨州市实施“安养滨州”行动,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全市1056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护学岗”全覆盖。围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滨州市投资2661万元实施68个村供水提质工程,受益人口49万人。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917家,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04万件,办结率达99%……
解决问题,更要完善工作机制,增加制度供给,才能让老问题不再反弹,让新问题消解在萌芽中。为此,滨州市各级各部门从解决方案到群众满意度再到长效机制,都作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
在政务服务方面,滨州市协调建立全国首个跨省中介“城市联盟”,“中介超市”进驻机构1768家,项目数量4150余个。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11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走深走实、质效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互助医疗报销纳入全市医保“一单式结算”。在完善社会治理方面,实施了“星云计划”,建立平安建设创新成果孵化推广机制。打造“红色物业”和“红色业委会”双联盟,构建“支部建在小区上”红色家园建设模式,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类似案例,在滨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还有很多。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举措”,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大问题”。(本报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清春 玥群 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