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市教育系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市编外雷锋展览馆、红歌联唱、开展主题班会、去敬老院送温暖等多种形式来传承雷锋精神。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得以提升,变得更懂礼貌,更积极向上了。
这是市教体局开展“三种精神”进课堂活动的一个缩影。“三种精神”即范仲淹的“忧乐精神”、编外雷锋团的“雷锋精神”以及在南水北调渠首工程中邓州人民展现出的“渠首精神”,这是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
为了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德育工作,近年来,市教体局充分挖掘本地德育资源,在城区四小学区等学区探索开展了“三种精神”学习活动。今年春季学期开学,我市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了“三种精神”进课堂活动。
创新德育模式
“感谢赵彦琪同学,也感谢学校和老师们,感谢你们培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近日,王女士来到城区八小,拉着五年级(2)班班主任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王女士的手机不小心丢失,直到晚上她才发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拨打了自己的号码,没想到竟然接通了。而赵彦琪为了寻找失主,已经在原地等了1个多小时。拿回手机后,王女士激动万分,非要拿出300元作为奖励,却被拒绝了,“老师在专题课堂上讲过,让我们做雷锋式好少年,要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赵彦琪说。
赵彦琪口中的专题课堂就是 “三种精神”课堂。为使活动得到实效,市教体局专门编发了《邓州三种精神》读本,在全市学校开设了“三种精神”课,初中、小学各年级每周安排至少1课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高中每周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学习“三种精神”,并排入课程表。同时,要求各学校每学期开学两周内要开展一轮关于“三种精神”的“五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举办一场专题报告会、发放一份宣传材料、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并形成长效机制。
“我们积极开展‘三种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活动,努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年年有进步。目前,全市各学校都踊跃参与,师生面貌显著改观。”市教体局局长李莉说。
彰显德育魅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三种精神”进课堂活动,改进了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法和学法,优化了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紧贴时代,彰显了德育魅力。同时,把“三种精神”德育教育工作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市六高中积极组织学生到街道分包路段,与相关职能单位开展“手拉手”志愿服务,打扫街道卫生、维持交通秩序、纠正乱停乱放、清理小广告、扶携老人小孩等,并向沿街商户发放《倡议书》,得到市民的赞誉。
在活动德育模式中,学生们通过“活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形成自觉道德意识与和谐人格的同时,又不失其生活的色彩与活力。
城区三小学区、思源学区等学区组织师生参观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在展馆里,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聆听雷锋事迹,了解市编外雷锋团雷锋的战友们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感人事迹。“我以后要向雷锋学习,多帮助别人,从日常小事做起。”思源实验学校五(5)班王梓阳同学参观后说。
“孩子们都很有礼貌,也很守规矩。自2月份以来,我们已经接待了12批近4000名学生,没有一人乱写乱画、破坏公物的,并且都还自觉的打扫清理雷锋广场上的垃圾。”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馆长肖燕说,“‘三种精神’进课堂确实起到了实效,对孩子们影响很大。”
城区四小学区组织师生前往花洲书院、渠首等地进行研学活动,实地感受千年学府的深厚文化底蕴、范公的“忧乐精神”以及体会我市劳动人民为了一渠清水送京津无私奉献、心怀大爱的“渠首精神”,引领学生们在参与和体验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从课内教育到课外实践,由做人道理到做事准则,相信‘三种精神’进课堂活动一定会在我市开出新时代德育之花。”展望未来,李莉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