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好习惯的培养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寄托。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出生到学生学习这个关键时期正是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优秀不是一种偶然,它必定是思想品德、刻苦学习、体育锻炼、审美素养和劳动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展示。每年的高考,我们发现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总能在这个人生的大考中脱颖而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家校的悉心呵护、培养,才能成就符合我们期待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通过日常生活中家长以身作则的行为和鼓励,让孩子懂得博爱与友善,勇于面对挫折挑战,培养孩子能终生受益的良好素养。
新修订的《教师法》重申教师的职责使命:“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切体会到,教师肩负的责任,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
做一名教师,要始终铭记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我们一直秉承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有合格的素养、品质,才能学好知识,成为国之栋梁。在教学管理中,家长与老师的日常沟通要对学生品质素养和日常情绪管理的关注越来越多。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只有家长观念的认同,家校配合到位,才能培养好下一代的接班人。
做一名教师,要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只有老师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武装充实好自己,才能把学生教出彩,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是立足于民族发展的重要决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好的受益。解放学生能有自主的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钻研知识,开阔眼界。
做一名教师,要不断付出。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我们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要明白对学生短时间的陪伴,可能是影响他一生的宝贵时光。我认为对学生要严格且有温度。对待学生,要视同自己的孩子,要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塑造他们健全人格;要包容、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前后差异和叛逆冲动,循循善诱。只要我们全身心的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他们都会迎来自己的出彩人生。
目前,正是我市“一抓三突破”教育率先突破的关键时期,我深知在教师这条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为我市的教育突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