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种精神”擦亮邓州“名片”

2018-01-15 20:08:14 作者:朱可铮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记者 朱可铮)邓州“三种精神”是指“忧乐精神”“雷锋精神”和“渠首精神”。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指出:“三种精神”是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笔来之不易的精神财富。
        当前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如何把邓州的“三种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擦亮邓州“名片”,近日,记者就“三种精神”在邓州如何落地生根进行了走访。
        “忧乐精神”是“三种精神”的灵魂
        在市花洲书院,记者见到了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杨德堂。就如何传承和弘扬“忧乐精神”,他说,“忧乐精神”是“三种精神”的灵魂,范仲淹“忧乐精神”中所含的理想与现实、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民利与政绩的朴素辩证和深刻内涵,更要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让全市的党员干部都能将这种忧乐思想入脑入心。
        市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编辑的季刊《忧乐天下》,已出版45期,撰写有关“忧乐精神”的理论文章100余篇,社会影响很大。
        就下一步忧乐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杨德堂认为,要坚持做到“六个一”:出版一本《忧乐文化思想研究》;每一期党校的培训要上一堂“忧乐思想”课;要编一部有关忧乐思想的戏曲进行巡演;每年在党员干部中举行一次“忧乐杯”知识竞赛活动,让每个党员都能沉下身子读书学习;每两年组织一次范仲淹文化节,吸引世界范围内的范氏后裔到邓州来;每年组织中小学生举办一次《岳阳楼记》诵读活动,使“忧乐精神”在我市遍地开花结果。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
        在邓州编外雷锋团,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这位雷锋生前战友、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起“雷锋精神”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姚德奇说,说到学雷锋,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做好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同样是在践行“雷锋精神”。
        编外雷锋团电力营在代鑫波营长、王玉学教导员的带领下提出了“人人是经理、个个活雷锋、处处营业厅”的服务理念,开展全市53万客户“大走访”活动,推行“倒三角”网格化服务模式,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吧友营回民支队、义工连、建筑连等坚持不懈做好帮贫扶困活动,看望慰问张楼乡吴集村特困户武文令一家,送上现金4000余元和生活用品;慰问了陶营乡卢岗村沈雨航小朋友一家,帮他们修缮房屋,送上了生活学习用品;看望慰问高集镇堰陂村贫困户刘庚申一家,募捐17315元善款为他家建住房、修院墙、购置日常生活用品。
        姚德奇说,“雷锋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学雷锋只有不脱离时代才能与时俱进。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渠首精神”是邓州人无私的奉献精神
         “‘渠首精神’是邓州人民的奉献精神,一定要讲给我们的后代听。”吴刚书记在谈到“渠首精神”时,曾经动情地说道,“历时6年的引丹陶岔工程建设中,邓州有2280余人致伤致残,141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这种无私无畏的付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几代邓州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值得颂扬。”
        提起那段历史,退休干部杨廷玉深有感触。杨廷玉的父亲杨全胜当时在引丹工地抓后勤工作,那时物资匮乏,几万人的工地,物资用量大,消耗也大,采购很困难。杨全胜有老胃病,身体不太好,工作又忙,加之1973年冬工地指挥部驻地的九重公社陶岔大队划转给淅川县后,一些需要他协调解决的实际问题太多,杨全胜总是忙得团团转。由于太过劳累,吃不好睡不好,胃经常疼,以致于病情日益加重。但是他从来不说自己的病,一直坚持到他1974年12月24日痛苦离世。
        他在给县委的遗言中说:在安葬时一定要用薄一点的棺材板子,省下木材可以用到引丹工地上;不要再买新衣服,用穿过的旧衣服入殓就可以了。去世后,家人把他的所有衣服都翻出来,竟找不到一件没有打过补丁的。
        英年早逝的杨全胜留给家人的只有这种不求回报、只有奉献的“渠首精神”。杨廷玉说,父亲无私奉献的“渠首精神”激励他们后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以奉献担当的精神践行着“不忘初心”……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邓州的“三种精神”体现出邓州人宽广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于我们共筑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邓州、了解邓州,把“三种精神”发扬光大,使其成为邓州一张响亮名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