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记者 李永先)12月9日,穰东镇定制的30辆凯达电动保洁车下线,浩浩荡荡向穰东镇进发。这是继6月份巴基斯坦定制的5台矿卡顺利交单之后,凯达汽车的又一销售成果。“转型升级为企业增添了活力,订单式生产增加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与肯定,更坚定了我们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信心。”12月19日,河南凯达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说。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培育特色工业,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林板加工、粮油食品为主导,建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等为支撑的邓州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新”字引领 智能制造成为转型“风向标”
永泰棉纺、凯达汽车、六和饲料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率先采用机器人作业;阳光油脂、大唐生物质能等企业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创新生产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雪阳坯衫项目智能化生产线、星光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汽车车锁生产线都达到了国际智能化先进水平。
“到今年底,要选择5家以上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对标工作;争取让雪阳集团、凯达汽车、阳光油脂等5个以上智能制造项目或服务型制造项目入选河南省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并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上取得突破。”市工信委主任张才芳说。
“特”字主导精尖制造打破垄断“隔离墙”
目前,全市161家规模以上企业70%建立了网站。雪阳集团等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运用了财政“ERP系统”等先进管理软件,雪阳集团作为我市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建立的棉库网被评为河南省十优电子商务平台,负责具体运营的南阳市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已入驻企业40余家。
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邓州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了政企互通桥梁;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效能得到提升,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沃尔福公司形成了从铸造、加工到组装相对比较完整的涡轮增压生产链条,具备了年产60万套涡轮增压器的生产能力。
“研”字克难 强强联合开出“并蒂莲”
通过举办“中国穰东纺织服装博览会”及“中国穰东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和新产品设计发布活动,与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设计服装75大系列300套款式,为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创品牌、提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实现互利共赢,凯达汽车不仅开始规划建设与之配套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产品销售展示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客户接待中心和成品车检验检测场,而且与十堰瑞拓(轻长车底盘)、随州楚风(商用重卡底盘)和东莞协友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一拖强强联手,争取早日研发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自主汽车底盘。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我市工业企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和技术改造,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全市工业挖掘潜能,积蓄了能量,开始整装“再出发”。截至10月底,我市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同期增长9.1%,分别高于全国(6.7%)、全省(8.0%)增速2.4和1.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入库税收2.3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工业用电量7亿度,同比增长21.7%;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较同期增长3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