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邓州市有着近180万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大市,农业所占比重大,保障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2012年,我市粮食总产21.8亿斤,同比增长2.8%,实现九连增,总产连续六年保持在20亿斤以上。农业基础建设成效显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家,50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32户,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对于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粮食总产达到25亿斤以上。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保护和改造农业生态环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以涉农项目为支撑,以第二个百万亩土地整理为切入点,建成高标准粮田30万亩,完成土地整治项目22万亩。继续推进农综开发、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引丹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张沟水库等项目建设。聘请高水平的设计部门,尽快做好6亿立方农业灌溉用水综合利用项目论证规划工作,探索合理、高效的民生水利工程设施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巩固粮食核心主产区地位。
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园和精品园区建设,重点加快腰店、桑庄园区生产作业机械化、农田地下电网化、灌溉地下管网机电化、农田墒情检测智能化、农田基本信息数字化建设;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在示范园区内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进全市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加快首期3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进度,力争进入全省100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行列。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良种繁育、农业机械、科技服务、动物防疫、农业气象等农业经济服务体系,努力培育优质农业品牌,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提高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资源向种养能手、产业大户、涉农企业集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立足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通过龙头带动、协作配套、精深加工、打造品牌,培育具有区域性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各个乡镇都要围绕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产业化集群,形成一乡一业、一乡多业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