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乡建设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增强经济实力的强市工程和富民工程,是邓州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邓州的重要工作之一。宜居城乡建设在市委、市政府今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中排在突出位置,表明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高效管理,敢于开拓创新、勇于破难攻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
全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建设宜居城乡首先要以高端规划引领城乡发展。以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0万人为目标,强化整体发展、全域一体理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提升编制规划水平,彻底扭转规划滞后、规划低端现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坚决杜绝沿路无序开发。
其次,要以加大投入推动城乡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上实施“十大工程”,一是启动湍北三纵五横主干道及两座跨河大桥建设;二是启动湍河风景带建设;三是启动邓国春秋园一期项目建设;四是启动团结中路综合改造和福胜寺景区建设;五是完成编外雷锋团展览馆改造升级和雷锋广场建设工程;六是启动商务中心区建设;七是启动城市综合体建设;八是开工建设物流园;九是开工建设邓西湖景区;十是开工建设南二环西延、南三环西延、西一环北延和南延、人民路西延段,升级改造穰城路、交通路、团结路(文化路至穰城路段)。同时有序开展城中村改造,推进背街小巷硬化绿化,主要街道全部亮化、美化,科学规划配套建设专业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在乡级集镇建设上,按照“功能配套、特色彰显、商贸繁荣、生态宜居”的目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功能、提升档次品位、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增强乡级集镇的要素吸附力、资源转化力和内生增长力,尽快把穰东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小城市。继续下功夫抓好构林、孟楼、林扒、汲滩、赵集、张村、桑庄等重点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规模和水平,创出特色和优势,打造区域性中心集镇,为下一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夯实基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全力推进15个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适时启动其它已完成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古城、湍河办事处和裴营乡各自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档次、与城区发展相融合的新型农村社区,真正发挥好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战略基点作用。
其三,要以创新机制加强城乡管理。以“六城联创”为载体,继续深入开展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城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效能等信息化建设,确保环境卫生、交通、市场、建筑秩序显著改观。继续加大乡镇政府所在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中心城区的管理模式延伸到乡级集镇,逐步实现集镇管理的常态化和精细化。
其四,要以市场运作盘活城乡经营。拓宽经营城乡的要素运营空间,采用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办法,广泛吸纳资金,多层次开辟城乡建设投资渠道。今年重点在邓西湖景区、团结中路改造、福胜寺景区、邓国春秋园、台湾村等重点建设工程上先行先试。真正做到在经营城乡中扩张资源,在扩张中增强城乡实力,不断提高城乡经营水平。
2013年,建设宜居城乡的繁重任务,需要我们全市动员、全民共建,人人支持、大家参与,努力探索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新举措新方法,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借鉴先进地区好的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跨上新台阶,共同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重大工程,实现邓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