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我花10万元承包了200亩荒地,采用宽窄行的栽植模式,全部栽上速生杨,行间再种上小辣椒和蔬菜,养点土鸡,当年就能见效益,我算了一下 ,这比外出打工强的多!”邓州市龙堰乡王营村返乡农民工王保青一边指挥着10多名雇来的农民种树,一边和记者算起了经济帐。眼下,在邓州,像王保青这样的返乡农民工造林大户有800多人,返乡农民工正成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生力军。
“我们把林业作为一个产业体系来认识,找准生态建设与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结合点,多方协调,为返乡民工投身林业生态建设打造‘绿色通道’,实现生态、就业、发展三方共赢。”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说。
我市利用召开会议、专题座谈、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等形式,与村组干部群众算账对比,激发其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按照公开、公平、平等、自愿的原则,切实明晰林权,让种树群众吃上“定心丸”;对造林大户的支持,除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世行贷款的优惠政策外,每亩另补助种苗费10元。同时,为造林大户建立档案,采取贷款手续最简、利息最优、用电优先架设线路,架电费用压到最低等措施,要求林站、农技、农机、派出所、司法所等都要为造林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越的发展环境。另外,凡上报农业项目,林果业优先,到位的项目资金,林果业优先,保证林业的持续发展。
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林业部门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林农提供技术服务,为林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宣传推广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基层技术员。去冬今春,共推广16个树种,40个优良品种,12项实用新技术,培训技术员5000人次。
灵活的机制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返乡农民工的积极带动,使邓州造林绿化工作再掀高潮。至目前,全市已出动人员80万人次,完成挖穴整地7.2万亩,造林5.1万亩。植树354、3万棵。其中高标准完成绿色通道工程446公里,完善农田林网48万亩,新发展速生丰产林1、4万亩,经济林1、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