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破解农村发展新问题

2009-05-19 09:14:42 作者:王振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4+2"工作法,明确了"四道会""两公布"议事决策程序,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党支部提议会是"4+2"工作法“四道会”中的第一道程序。"4+2"工作法要求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必须都由村支部首先提出初步的意见和方案,提议的前提是立足本村实际;提议的方法是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着手,党支部提议会把表决通过的结果交由“两委”会审议,“两委”成员对这个议案进行讨论、表决后,再把商议意见交党员大会审议讨论。为提高审议质量,商议前,村"两委" 提前三天把方案交全体党员,让党员带着问题进行调研,党员们汇总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

 最后,决议的内容以及实施结果进行公告和公示,使群众明白决议内容,强化对决策实施监督,确保决策落到实处。

市委书记刘朝瑞介绍:“ 4+2工作法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创造性,推动了新时期农村领导体制机制的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在物质上保障农民的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权利,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与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此,开放农产品市场一直到我们对农村的免除农业税,种粮补贴更是如此。我们选择了村委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特别是通过村民自己去选举自己的村官。农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在新时期组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了一些新的实践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创新,总结归纳了4+2工作法。4+2工作法运行5年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形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了邓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夏天,构林镇古村党支部,通过"4+2"工作法调动群众自愿捐资修建村庄道路、整治坑塘,施工过程中,村理财小组每2-3天就把收支账目进行公布,工程竣工后,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赞许。

  桑庄镇陈堂村,广大党员在"迁村并点,建新集镇"的提议前后,对全村群众逐人逐户做工作、讲道理,提高了提议的实施进度。集镇建成后,党员干部又带头在集镇发展经营,吸引顾客,扩大影响,使陈堂很快成为辐射周边3个乡镇的村级中心集镇。

 林扒镇马营村"两委"针对支部关于在荒地和"三边"种植经济林的提议,提出了建立专门管护队伍,开展小学生与父母"小手拉大手"爱护林木活动等措施,使全村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目前速生杨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

陶营乡党委书记秦峰感慨的说:“ "4+2"工作法融决策、管理、监督、落实为一体,以严格的程序、崭新的机制,突破了村干部传统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突出了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的事,自己定,自己说了算,因此"4+2"工作法决定它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林扒镇马营村干部:‘4+2’工作法的运用,给村里营造出了文明和谐的氛围,激励着村干部想干事,能干成事,还保证了不出事,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