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楼:食品工业新崛起(上篇)

2006-01-25 08:55:49 作者:佚名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在南阳通往邓州的国道上,临近湍河东,有一块大型宣传牌招人眼目:张楼食品工业园。

张楼乡的食品工业崛起,是近两年邓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跨入2006年之始,记者专程到张楼,追溯这个往日的穷乡,如何一鼓作气立起一个食品加工业基地。

 

引资办厂立工业园区

招商引资上项目,这是邓州市张楼乡既定的经济发展之策。2002年春,邓州市在广东打工的青年农民李卫东,积极把张楼乡办工业的优惠政策,广泛介绍到当地的老板中去。之后,通过与家乡党委、政府领导的沟通,李卫东亲自把刘建智、刘井顺、刘兰成等一批意向办厂人士请到邓州张楼,现场了解农业资源、办厂有利条件。同时,张楼乡领导三下四川,四入福建,招商引资。

张楼乡党委书记丁心强,给南方的老板们有三个许诺:书面上的优惠政策全部兑现;水、电、路硬件我们按期投建;厂房我建你租保当年投产。这正是企业家们所期待的“环境”,也正是张楼乡的成功实践。

20035月,张楼在七里店的民营工业园区正式投建。先期投资170多万元,开挖4000长的下水道。接着架电线、安路灯、铺设2万平方米的彩色地砖,园区内实现水通、电通、路通。

福建的万旺食品厂刘老板按期来办厂,让他十分满意的是,张楼乡组织本地经济能人姚光兴,已经投资数十万元,建好占地15亩的厂房,很方便地租给“万旺”,可以立即安装设备。20035月,张楼第一家引进的食品厂正式投产。紧接着金万利厂于20041月建厂投产。星伦厂于20043月建厂投产。“来了就能上设备,很快可以开通生产线,饼干很快能包装进入市场。”这是南方老板对张楼乡招商引资工作的共同评价。2006年元旦前夕,在园区建厂已两年的“万旺”等企业,又推出法式煎饼、蔬菜饼干、夹心饼干等60余种产品,畅销国内26个省市的城乡市场。

 

盘活资产“三抓”平台宽

张楼乡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积极运用邓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抓”之策,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本地的、外来的经济能人、企业家、优势农户,打造发挥能量的宽阔平台。能人发挥能量,一批死滞资产盘活。在张楼乡,前些年市直单位等办企业,留下一批半拉子“工程”。乡党委、政府组织本乡经济能人适应食品工业基地的建设,把12家闲置“工厂”的旧厂房、场地、道路、排水、用电等,按照外来客商的要求进行改造,“建租结合”,给客商搞食品工业。这样,投资小,办厂快,有偿使用,各得其所。2004年,全乡就有8个过去的半拉子厂,经改造租赁盘活。两年来,单是半拉子厂的闲置厂房改造利用,张楼就盘活4000余万元资产。

更重要的是,本地经济能人找到了投资创业新方向。当地农民围绕食品加工,与客商合作投资办起纸箱厂、胶合板厂、面粉厂、彩印厂。食品工业带动张楼的民营经济越做越大,2005年全乡涌现出经济能人837名。

 

以商招商聚集效应凸现

在邓州,大家都知道张楼乡崛起食品基地的进程中,有一段以商招商的故事,“福建一个老板引来三个老板办厂”。2004年,先期在张楼工业园区顺利办食品厂的福建老板许志军,非常满意园区的经营环境,在2004年年初介绍刘海荣来张楼办厂。厂子办一个成一个,产销两旺,于是,许、刘两位老板又介绍家乡的刘美勤来办厂。如今,自福建来的这三个企业相依相伴,产品畅销全国市场,成为园区的骨干企业。

食品工业成规模,种粮――面粉加工――食品生产――包装运输,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拉动张楼民营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七里店在2005年新上面粉厂11家,就地转移农民工1500余人,农民增加收入。2005年春,引进食品企业有功的青年农民李卫东,受到乡政府1万元嘉奖,他在园区租赁厂房办起斓宝庆食品厂,半年时间便收回前期投资。

企业品牌和生产管理格外受到厂家重视。2004年以来,张楼乡注重引导企业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要求加强管理。企业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优化设备,目前所有企业都通过QS验收,获市场准入资格。

兴工强乡,在福建等外地客商示范下,张楼本地一批新办的食品企业快速催生。目前,全乡已聚集起60多家“农”字号企业。2004年,张楼乡工业产值由5300多万元增长到2亿元。2005年,全乡工业产值达到287亿元,创历史新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