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并收入中学教材的经典新闻作品。自发表以来,就一直是新闻报道中的标杆性文章,是写消息的典范。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虽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经下降至200余万人,但蒋介石以为他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固若金汤,天堑长江难以逾越。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蒋介石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和江防舰队100多艘舰艇日夜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随时待命。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历时20天的和谈至此破裂。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日凌晨,集结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余公里战线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100多万人,同时发起进攻,强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夜,作为发动渡江战役的统帅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篇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次日晚,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该篇新闻消息正因为作者全局在胸,因此能高屋建瓴,纵横捭阖。通过对渡江战斗的报道,反映当时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国民党军队毫无斗志,抵抗“甚为微弱”的状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打破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梦想,对解放全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个导语紧承题目,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的诸要素:谁?中国人民解放军;多少人?百万大军;什么时间?4月22日22时;什么地点?长江前线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什么事?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横渡”两个词以千钧之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全文描述精当,分层次清晰地介绍了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展现了解放军胜利渡江的宏大场景。从九江到江阴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迅速、及时,有新意。其中描述解放军东路战事可谓神来之笔,极具讽刺意义。时任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自以为东面防线很牢固,于是赶赴面对解放军中路军的芜湖督战,结果正是这一天,东面防线被解放军攻破。说明国民党政府已是穷途末路、垂死挣扎,已改变不了战争的进程。
正文详略得当,描述解放军各路军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而是重点突出东路军,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战斗情况以及战果。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因此前已有报道,故一笔带过,“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省去了不少笔墨。在报道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了一段简要的议论,这种议论既交代了解放军取胜、国民党军失败的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又进一步说明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深化了报道的主题。画龙点睛的议论堪比楚汉垓下之战中张良安排的楚歌乡音,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人民解放军士气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文语言准确、具体、生动,气势磅礴,简洁有力。标题中的“横”字,表明这是一场面临守敌隔江渡水的恶战,百万大军,千里战线,表明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用溃退表现守敌的狼狈不堪和逃跑毫无秩序,刻画我军的攻势锐不可当,形象地表明兵锋所指,无可抵挡。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衬托及排比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动感和气势。通篇只用了区区595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可谓惜字如金,结构完整,详略得当,语言准确,令人荡气回肠。
横渡长江,可以想象,整个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着眼大局,要言不烦,字字千钧,挥洒自如,显示出人民领袖的恢宏气势和深厚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