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包谷,包谷”布谷鸟叫,农事忙。当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我的心里就五味杂陈,重忆麦收时节那割麦的艰难日子。
在九十年代,我分到了8亩责任田,当时我们乡提倡麦棉套种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三种三熟,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亩产值和效益,但它的坏处是三尺多宽的麦地,收割机不能下田,只能靠人工镰刀一镰一镰去收割。
九十年代,收割机在农村并不普及,只有少数农机户购买了用手扶拖拉机牵引的只能割不能脱落的小型收割机,但这种收割机在一个庞大的行政村也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95%的麦田只能靠人工用镰刀去收割。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东方晨光熹微,踏着轻微晨露,迎着徐徐晨风,一家人齐上阵,来到弥漫麦穗香的田野,一字儿排开,弯腰弓步,挥舞手中镰刀,奋力向前,偌大的麦田割开一大片。收割麦子前,首先需要把镰刀磨至锋利。一般早上5点的时候各家各户能割麦的人员全都到了地里。早点去有两点好处,一是凉快,二是捆麦的腰子气温高了麦秆容易断。
刚开始,人们说着唱着,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争先恐后挥镰割麦。越到中午的时候,越是燥热。毒辣辣的太阳晒着,挥汗如雨,浑身湿透,长时间的弯腰,手指你都会觉的有点酸麻。我们家那时有8亩地,麦子割完一般需要2-3天。这几天都需要弯下腰,耐着高温烈阳,在麦田挥洒自己的汗水。
麦子割完后,用拉车把捆好的麦疙瘩运往麦场。到了晌午收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要用拉车带一车麦疙瘩回去。在路上,一个又一个滑稽的小喜剧在上演,一路上有好多拉车拉的麦疙瘩不是翻车,就是掉麦个,把人们气的没有一点脾气。
好不容易把麦疙瘩拉到麦场里,还要将原来堆好的麦疙瘩扒开重新晾晒,折腾完也快到下午一点多了。
下午三点的时候,骄阳似火,热浪袭人。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又开始下田劳作了。他们显得更可爱,更加美丽。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劳作,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人们始终坚守在麦田里。农民伯伯是烈日下一道靓丽的风景。太阳落山,天气凉快了很多,这个时候人们已累得腰酸背痛,连腰都直不起来。没办法,收工凯旋而归。
小麦脱离,扬麦,晒麦,到最后麦子入库,这里边凝聚着人们太多的汗水和辛劳。
人工收麦,仿佛就在昨天。如今每到收麦季节,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接开进了麦田,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直接拉回家就可以了。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同时也带走了酸甜苦辣交织的劳动体验,但是那个时期的割麦场景,早已深深埋藏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