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诗文

2023-05-23 10:51:21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祭同年滕待制文

维庆历七年三月日,具官范某,谨致祭于故天章待制滕侯同年子京之灵。呜呼子京,吾人之英。文词高妙,志意坦明。自登朝闼,翕然风声。言动两宫,上嘉其诚。乃升谏曹,心膂益倾。谪去江徼,暄凉屡更。曾不赍咨,奉亲为荣。西夏猖獗,佥曰当行。乃藩于泾,有城无兵。渭帅败覆,戎马纵横。征夫不复,哭声连营。吊之绥之,与治其生。复率编民,易服乘城。完此生聚,而不奔惊。援兵四来,扰攘搀抢。犒以牛酒,万夫丰盈。众称其才,达于朝廷。既允公论,俄加宠灵。经略一路,环、庆、邠、宁。爱民之力,强兵之形。机谋若织,边陲如扃。御史风言,用度非经。投杼之际,迁于巴陵。巴陵政修,百废具兴。虽小必治,非贤孰能!往临姑苏,人喜其升。至未逾月,美声四腾。遘疾不起,福善何凭!我固当悲,同年之朋。忠孝相勖,悔吝相惩。闻其凋落,痛极填膺。生平意义,忽如弗曾。独有令嗣,堂构可承。我其抚之,必教而称。子京勿恤,魂兮高升。呜呼哀哉,尚飨!

注:滕子京于庆历七年(1047年)春天由岳州调到苏州,到苏州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了。范仲淹得知老友的噩耗后,十分悲痛,写下了这篇祭文。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交亲莫笑出麾频,

不任纤机只任真。

远护玉关犹竭力,

入陪金铉敢周身。

素心直拟圭无玷,

晚节当如竹有筠。

道本逍遥惟所适,

吾生何用蠖求伸。

万里承平尧舜风,

使君尺素本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

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

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

移下秋光月色中。

说明:范仲淹虽有隐退之意,但并没有因遭贬而消沉下去,无所作为。他的思想主流仍然是忧国忧民。在邓州,他一如既往的孜孜民事,使政平讼理,保持着进步士大夫的高风亮节。前一诗回顾了自己为国守边和入朝参政的经历,表示要象白玉无瑕、效翠竹永葆晚节;后一诗“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则反映了在他治理下的邓州民乐升平的盛世景象。诗见《范仲淹全集》第125页。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知邓州三年,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诗文,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就有86首(篇)。这些诗文成为研究范仲淹知邓情况的珍贵史料。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应好友滕子京之请所作的《岳阳楼记》。

滕子京,名宗谅,洛阳人,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一生志同道合。范仲淹在监泰州西溪盐仓时,滕子京任泰州从事,他积极支持范仲淹修筑捍海堰工程。宋仁宗天圣年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朝为官,范仲淹任秘阁校理,滕子京任殿中丞,共同谏劝刘太后还政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因谏阻仁宗皇帝无故废皇后被第二次贬出京城。时任太常博士的滕子京上书为范仲淹鸣不平,后也被外放任县令多年。范仲淹任西北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庆州,滕子京也被起用,任甘肃泾州知州,在抗御西夏中与范仲淹密切配合,成为生死之交的战友。范仲淹非常赏识滕子京的胆识和才干,所以当自己调离庆州时,便向朝廷推荐滕子京接替自己守庆州。

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范仲淹进京任枢密副使,四月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触犯了高官们的既得利益。九月,保守派拿范仲淹好友滕子京开刀,劾奏滕子京贪污军费。范仲淹三次上书为滕子京辩诬,才使滕子京免去了刑狱之灾,先降为天章阁待制、虢州(今河南灵宝市)知州,再贬知岳州。

滕子京和范仲淹一样,也是一位忧国忧民、不计得失的人。到任一年便把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他看到岳阳楼破败不堪,颇为感慨,便筹措资金,几个月又把岳阳楼修建一新。

新修的岳阳楼甚为壮观,滕子京便希望有一篇“记”以张其事,他想起了自己的同年好友范仲淹,于是便于庆历五年六月十五日写信请范仲淹写记。滕宗谅将《与范经略求记书》连同《洞庭秋晚图》,派专使送给时在西北邠州任职的范仲淹。因条件和机会还不成熟,所以范仲淹在邠州一直没能写出寄于厚望的记来。

范仲淹来到邓州后,孜孜民亊,政平讼理,几个月时间便使邓州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自己也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下,在回顾人生的思考中,范仲淹又想起了滕子京求记的事。当再次读子京的来信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在充分酝酿、反复琢磨15个月后,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在花洲书院春风堂,展纸走笔,挥挥洒洒状物,淋漓尽致抒怀,一气呵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之所以千年不朽,不但因360余字的短文,结构严谨,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势磅礴,成为文学宝库里的一篇瑰宝,更是因为它蕴含的崇高精神境界影响了无数代人。文章熔山水、政治、情感、理想、人格与一炉,用纯青的火候为我们铸炼了一面照史、照文、照人的镜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声,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是对自己一生做人为官之道的全面总结,是其忧乐精神的高度概括。邓州把它归纳为“忧乐精神”。

纵观范仲淹一生,可以说,他的“忧乐精神”萌发于艰难困苦的青少年时代,形成于坎坷曲折的宦海生涯,结晶于民风淳朴、包容大气的厚土邓州,既成就了绵延千年的邓州精神,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