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风物志之 家 故园 老地方

2022-09-13 17:01:30 作者:张书勇 来源:
分享到:

倘若地块距离水源地较远,那就只好动用拉车了。在拉车上或装备一个煤油桶,或放置一个氨水袋,人先将水一桶一桶的由坑塘河溪里担出来,小心灌进煤油桶或氨水袋中,然后封好开口,将车拉进地里,再放水入桶,再担水浇地。由于盛水很重,距离很远,中途又尽是陡峭坡坎,崎岖路面,于是就得把牛套上,让牛拉着车辕走了。一路上车轮辚辚,牛铃叮叮,驾车推车的人蓬首垢面,目光空洞,表情木然,甚至就连吆牛的声音也不发出,只是默默的走路,默默的栽种,默默的浇灌……

红薯秧苗全部移栽完毕,围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于是便在把围池扒掉、废料沤作土肥的同时,再把里面的红薯母起取出来。正如一位母亲因为养大了众多的子女已被榨得体衰身朽一般,这时候的红薯母由于孕育出了众多的红薯秧苗,体内的营养尤其是汁液几乎用尽,已经变得半糠半软,有的甚至底部干坏了。然而就是干坏的红薯母也是不能扔掉的,农妇们拿出镰刀,小心的将干坏的部分削掉挖去,留下好的部分,要么煮熟人吃,要么剁碎喂猪。红薯母吃起来口感极差,甚至苦味很重,但为了果腹饱肚,也就只能委屈舌头上的味蕾了,何况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有东西吃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敢再挑三拣四,哪里还敢再嫌猫作黑呢?

晚红薯多在麦收之后栽种,栽种的耕地往往便是恰才腾出茬来的麦田,当然同样需要起垄(这次起垄不需人盘,而是牵牛下地,左面一犁右面一犁,两犁翻起的土垡合于一处,便为一垄),同样需要使用那种“T”字形状的木橛助力,不过时间选在了阴雨天里,而且秧苗的来源也有了变化:这时候,早红薯的秧蔓已经沿地爬有三五尺长了;农人们在不影响秧蔓生长的前提下,将其梢头在适当的部位剪切下来,一捆一捆拖泥带水的抱放至地畔。女人们便头戴雨帽身披蓑衣,搬张小凳坐在田头,手持剪刀飞快的分剪着红薯秧蔓;一段二尺来长的红薯秧蔓一般可分剪为四五段,每段的底部必要剪成斜茬,梗上保留着两到三片叶子。男人们则将这些分剪开来的秧蔓挟带田中,斜茬朝下的栽种垄上。栽种的办法自然和早红薯一样,只不过因为天在下雨,所以不需要特别浇水罢了;——一段段斜茬朝下栽植垄中的秧蔓在雨水的滋润下很快便生根发芽,就是晚红薯秧苗了。

栽种晚红薯的时候,田野间微雨淅沥,水汽弥漫,阵阵白雾在轻风吹拂下缥缈如纱,女人们一动不动的坐于地头分剪红薯秧苗,男人们则多赤着脚,披着塑料薄膜,弓背弯腰、手脚麻利的插着分剪的秧蔓。那种辛劳而又唯美的场景,至今犹深深的镌刻在我的脑海间。

26

早红薯秧苗移栽成活后,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该开始向四围爬秧了。在邓州农村,早红薯秧苗栽下后,露出地垄上面的茎叶部分俗称为“簪儿”,红薯爬秧则被称为“倒簪儿”,也就是说红薯秧苗不再直立朝天,而向周边蔓延生长的意思。

红薯秧苗刚刚“倒簪儿”,可恶的杂草便又要出来捣乱了,土垄和凹沟中间,到处皆是它们的身影;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农人们依旧全家出动,披蓑衣戴竹笠,分别蹲于垄间,一面薅草一面翻着红薯秧。杂草是趁着还没形成威胁就将其掐死在萌芽状态,而翻红薯秧,则是因为红薯秧四处乱爬,爬到哪里秧上的根须便扎到哪里,相邻几窝的红薯秧常常纠结盘缠一起,翻红薯秧就是乘着地皮潮润虚软,把红薯秧小心翼翼的提起来,挣断它所扎下的纤细根须,据说这样可以使红薯秧把所有的营养全部用于主根,保证将来结出的红薯更大;挣断根须后,再把红薯秧捋捋顺顺的归拢到各自的土垄上,这样就使一垄的红薯秧不和相邻垄上的红薯秧牵连交接了,看上去也整齐划一了。在翻红薯秧的过程中,有时未免由于用力过当而将红薯秧扯断一段,这些扯断的红薯秧便被夹带回家,嫩叶采了丢锅下饭,枝梗剁碎喂猪喂羊。后来村里放电影,——在当年的邓州农村,电影放映前总要留出一段时间,宣传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宣讲农业管理畜牧养殖技术,——那天电影放映前宣讲的是红薯的栽培管理技术,技术员对着大喇叭说,大家以后都不要再翻红薯秧了,以前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红薯秧在爬行过程中扎下的根须照样也可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然后供应到红薯的主根上,这样主根汲取的养分就更多了,结出的红薯自然就更大了。从那以后,村民们在薅草的时候就再也不用辛辛苦苦的翻红薯秧了。

红薯秧爬到胳臂来长的时候,需要再追一次肥,且最好是追施土肥,因为土肥的虚软极有利于红薯的膨大。于是就将土肥先用拉车一车一车的拉到田头,次用担子一担一担的挑到地里,再用锹锨一窝一窝的撒于红薯秧的根部。其时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正是春光渐老的时节,气温高得几乎炎夏一般,拉车挑担的往来奔波,舞锹弄锨的倾洒土肥,便是光着膀子裸着脊背也觉热汗津津,便是戴着草帽眯着眼睛也觉日光刺人。唉,又是一场磨破肩膀挣断筋骨的辛苦劳作呀……

端午节前后,土垄中的红薯已有拳头大了,农人们为了尝鲜,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省粮面,就开始隔三差五的去往地里挖上一箩筐红薯,擓回家中洗了掺进面条饭里煮吃。这时候的红薯或者甜丝丝的,或者面得噎人,正是孩子们的最爱,因为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吃到红薯了。这种面条锅里煮红薯的吃法,一直可以延续到中秋节前后起早红薯的时候。那些细心的农人每次挖红薯时都要认准一行土垄去挖,而且还要点数清楚每次挖的红薯的窝数,也就是要记住这次挖红薯挖到了哪里,下次来挖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差错,因为有些手脚不稳的农人为了省俭自家地里的红薯,常常会在夜晚偷挖别人家的红薯,——要知道,为了几颗红薯做贼,可是饥饿年代里常有的现象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