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7月14日,都司镇遭受连续暴雨袭击,当天雨量达308毫米,部分村庄被淹、大面积庄稼受灾、房屋被水浸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该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旗下的誓言。
都司镇辖区排子河段因接上游泄洪导致河水猛涨。7月14日上午,镇长余林冲组织人员到部分村庄、河道等处察看,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组织人员不间断巡逻,随时掌握研判汛情,下午,该镇的降雨丝毫未减弱,余林冲随即召开包村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专题会议,针对此次强降雨,立即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全部动员、全员参战,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主心骨”坚强有力
“赵桥村的降雨越来越大了,排子河的水位要上来了,马上就要进到村里了。”7月14日上午10时,接到赵桥村党支部书记高新峰的电话,余林冲正在蹚水巡查排子河沿线的情况。
“快走,赶紧过去转移群众。”余林冲一边安排镇干部和各村(社区)干部迅速组织救援行动,一边给镇中心校联系,立即启用附近小学作为村民转移的临时安置点。
随即,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全员出动,赶往受灾村庄。
赵桥村毛庄组是距离排子河最近的村庄,间隔仅20米远,且地势较低,是积水的“重灾区”。“这里的路我熟,我走前边,你们在后边小心点。”该镇农业中心主任索光乾借用旁边一户村民的长棍,便在前边探起路来,此时进村的路已经被雨水掩盖,水位已经蔓延到了他的腰间。
与此同时,镇人大主席赵辰、组织委员赵姣姣等人和赵桥村的党员干部们,则“兵”分多路,急忙赶赴群众家中,挨家挨户察看村民情况。
“我不走,我们走了家里这东西咋办,再说了现在的水不是还没进屋吗?这有啥危险的。”赵桥村的村民听到赵姣姣的劝说,不为之所动。
“安置点早都准备好了,就在旁边村小学里,你还有啥担心的,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现在不走等天黑水进家里恐怕损失得更严重。”面对村民的不理解,镇村干部挨家挨户三番五次地给村民做工作、苦口婆心劝解。
“领头雁”冲锋在前
降雨量太大了,雨水迅速汇集,鲁家村的水位已达1.2米左右,村党支部书记鲁建新此时正在和村干部们一起紧张地转移群众。
“鲁成河被困到家了,水已经淹到门口了,他岁数太大了,我们也没办法把他背出去,这可咋办。”鲁建新接到了群众的电话,二话不说立即招呼身边的村干部就要去救援。
“支书,你在这安置群众,我们去就行了,你脚上的伤口还没好,可不敢再蹚水了。”“不要紧,咱们赶紧去。”
鲁建新说着便拎上椅子直奔鲁成河家中,鲁成河是一名五保户,年近百岁,于是四人合力把鲁成河放到椅子上,一路抬着走去安置点。
待安置好鲁家村的全部受灾群众后,众人看到鲁建新的脚上鲜红一片心疼不已,不知道何时已被水中的尖锐物刺伤,原本因糖尿病引起的伤口还未痊愈,又添了新伤。
按照往年赵桥村降雨的规律性,高新峰时刻关注着我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早早地做好了预防准备,从降小雨开始,便提前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走访入户,为村民打好“预防针”。
“算了,已经被淹住了,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赵桥村赵前组组长赵小汉,看着养殖场被雨水淹坏的饲料和机器,心疼不已。
安置好家人之后,他和所有镇村干部一样,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顾不上自己的养殖场,立即开着挖机主动去参与全村道路、河道的清淤。
安置点让人安心
“饭来了,饭来了,大家快来吃。”当晚,在一声吆喝中,受灾群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在赵桥村小学临时安置点,村干部们将热腾腾的馒头、稀饭分发到了集中安置村民的手上。
“出来的时候啥都没带,不知道要怎么办。”想到紧急转移过程,再加上晚上停水停电,村民们还心有余悸,“幸好村里给我们准备好了物资。”安置点一角,不仅囤放泡面等物资,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为了让受灾村民吃上一口热乎饭,高新峰和儿子、亲戚徒步走到镇上,几人一手举着馒头,一手抬着装满稀饭在水上漂浮着的保温桶,艰难地蹚水而过,两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近三个小时。
“村里还专门安排党员群众来帮我收拾院子、清理淤泥,你看我家现在基本上已经干干净净了。”回到家中,看到眼前的景象,耿胭脂心里一暖。
通过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终于在7月14日晚10点半左右,安全转移了17个村339户925人。同时,恢复重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着,该镇先后清理沟渠30余公里,排除农田积水8.5万亩,清理柴草垃圾40余吨,对道路桥梁清障、修复、重建,迅速恢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
7月15日,积水已逐渐减退,该镇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干部、镇村工作人员、志愿者、清洁工人等,积极投入到恢复重建工作中,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垃圾,整理物品等,组织防疫人员挨家挨户对受灾房屋、村庄等进行集中消杀,并对安全情况进行检测,确保百姓健康、安全。
“防汛救灾工作是对乡镇干部能力和人格品质的严峻考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一次大家经得住了考验,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引领作用。”余林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