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致富“连心桥”——杨营村党建工作侧记

2019-05-17 16:32:51 作者:孙光旭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近日,记者走进高集镇杨营村,这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村庄道路四通八达,一座座草莓大棚格外耀眼。

  杨营村缘于人多地少的原因,一度制约了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流转土地,转变农业传统种植模式,提高土地生产效益,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让群众做明白人

  杨营村66岁的退休教师沈光庆,很关心家乡发展,每天都会驻足在村部的公开栏前,了解村务成了他的习惯。前不久沈光庆了解到,最近村里建设村部,全村危房改造户就有他的邻居,王春晖、陈子献和杨振才已经光荣脱贫。

  沈光庆关心村里的事务,得益于多年来该村坚持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内大小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杨营村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纳入基层党建考评细则,建立周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村支委会,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研讨后,提交村“两委”商议,经党支部提议,进行通报和审议,使群众及时了解事项进展。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决议公开和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动,动而不实,全面监督村里各项事务的落实。

  “四议两公开”实现了决策过程让群众参与,决策效果由群众自己议定,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近年来,该村新增道路10余公里,流转土地400余亩,新建村小学教学楼600多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村部主体已经完工,文化广场和游园也在筹建中。

  让农民当工人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过去,每逢谷雨,该村的李秀志夫妇就会趁着农时育苗施肥,为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耕作播种紧张忙碌。但今年谷雨,夫妇两人不慌不忙到村里的燊林苗木基地“上班”去了。李秀志是用机器为树苗浇水,妻子则是为苗圃除草。夫妇二人每天在基地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一个月下来可以挣到5000多元。“这在以前,是我们夫妇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李秀志说。

  2009年,返乡创业的张继刚找到村委会,想流转土地种植花卉苗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李秀志夫妇忧虑:村里把土地流转出去,如果收不回来,我们怎么办?没有土地,我们靠什么生活?

  村干部到他们家苦口婆心做工作,并答应土地流转后,让他们在基地干活,夫妻俩才没了后顾之忧。“没想到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老两口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李秀志笑着说。

  像李秀志夫妇一样在本村土地上“务工”的村民,杨营村有近百人,他们有的在张继刚燊林苗木基地打理花卉,有的在杨国栋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有的在苏红月的同福农场管理草莓。村民的身份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折射出杨营村近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

  让土地增效益

  记者看到,在杨营村苏庄组的田野里,一群群游客手捧鲜艳的草莓,笑逐颜开。

  位于杨营村苏庄的同福农场草莓园占地50余亩,拥有17座三层拱棚和两座日光温室:立体无土栽培温室和品种展示温室各一座,是河南省草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园。该园培育随珠、宁玉、圣诞红、甜查理等十余个草莓品种,草莓由丹江水灌溉,不仅品相好,而且口感香甜。

  “我现在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想带富一方百姓。”曾经留学法国7年的同福农场草莓园负责人苏红月说, “草莓属于一种高投入、快回报、高收益产品,可以极大降低农户投资成本。目前,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已经收回大半投资,部分草莓品种亩产已经超过10多万元。”回村自主创业,苏红月谈起草莓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

  如今的杨营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基层党组织成为村民致富的“连心桥”,村两委正带领杨营村民走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杨营村民打理苗木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