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的苦难磨难,他曾一度苦闷彷徨,但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战胜自我,自立自强,用单腿撑起了一个家,他就是高集镇堰陂村脱贫群众张光明。
如果按正常节奏来走,张光明的生活应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一片光明。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夫妻二人吃苦耐劳,他在外开大货车,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张光明在外送货时遭遇车祸,命保住了,但失去了一条腿。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也没有了经济收入,张光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连门都不愿意出。
张光明的父亲经受不住孩子车祸的打击,突然得了重病,在花了近十万元后,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咱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和父亲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元,又没有经济来源,那时压力真大,不是年迈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我真想一死了之。”接二连三的打击彻底击垮了张光明,他整日沉默不语。看不到希望的妻子执意要跟他离婚,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更加支离破碎。
张光明家的状况在2017年11月份出现转机。镇村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经过民主评议,把他家纳入贫困户。
“被评为贫困户后,各种好政策都飞到了我家,镇村干部和帮扶人隔三岔五到我家走访慰问,嘘寒问暖,比亲戚还关心我们,让我心里很温暖。”张光明感激地说。
“虽然你现在有残疾,但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你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这么多人都在指望着你哩。”看到张光明的心理包袱还是很重,作为张光明的帮扶人,该镇副镇长时祥生苦口婆心的话让他打开了尘封的心灵。
心理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如何走出贫困的困境。“当时是两眼一抹黑,想找个事干干,但感觉啥都干不成。”时祥生看到张光明的变化,就积极和他商量如何脱贫。时祥生依据他的身体状况,为他量身定制了脱贫良方:养羊。
在镇村干部的关心支持下,张光明购买了3只羊。“养羊比养孩子还费心,小羊抵抗力弱,冷了热了都得照顾好。”对于一直在外务工的张光明来说,养羊就是个门外汉,为了把羊养好,他到处请教养殖户,还经常在手机上学习有关养殖方面的知识,镇村举办的养殖培训班他也积极参加。
养殖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据张光明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有2只母羊产下了6只小羊,张光明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不到一个星期,2只母羊、6只小羊得了产后风,相继死去。“这可把我心疼坏了,都有点灰心了。”张光明说。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时祥生专门邀请防疫站工作人员到张光明家,向他传授羊产前产中产后注意事项,张光明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在他的精心管护下,现在繁育到十几只羊,成了该村的养殖专家,谈起养羊来他侃侃而谈。
越干越有劲的张光明又养了100多只鸡和几只鹅,种了十几亩地。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给儿子做饭送去上学后,他就开始打扫羊圈,清理粪便。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场地已无法满足养殖的需要。邻居被张光明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动了,主动把自己不住的房子让他发展养殖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光明的辛勤努力下,他家于2019年脱贫。
现在夫妻已和好,妻子外出务工,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张光明一人,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这是孩子获得的奖状,我得好好干,把他培养好。”说起孩子,张光明开心地笑了。
采访中,“滴”的一声张光明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堰陂村的秸秆禁烧微信群里来了新通知。只见他架着双拐,熟练地坐上三轮车,插上宣传旗,打开小喇叭,开上三轮车出门开始禁烧宣传。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波介绍,张光明干活踏实积极,村里就让他组建了堰陂村秸秆禁烧宣传群,及时传达镇村通知。现在他是村里的政策宣讲员,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我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才过上了好日子,咱不能忘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报答党恩。”张光明朴实地说。
“张光明凭着一副双拐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他是堰陂村的勤劳之星、致富之星,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着周围的群众,在他的影响下,群众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纷纷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时祥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