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邓州市鸿鑫鞋业有限公司位于高集镇镇区东侧,于2011年创立,企业总投资 1.2 亿元,建有标准化厂房 5000 余平方米,配套1444平方米的生产区域,包含办公场所、员工餐厅、员工公寓、产品展厅及网络直播间等。在林扒、陶营、孟楼、九龙、半店、赵集、九重等地开设分厂,带动就业1100 余人。主要代加工美国UGG、德国勃肯、英国克拉克、丹麦ONLY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年产棉鞋、保健鞋、运动鞋、勃肯休闲鞋、雪地靴等各类鞋品200余万双。企业目前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已开发“UPUPER”和“JYNY”两个自有品牌,并与德国上市鞋业品牌ARA达成战略合作,产品畅销欧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
近年来,在高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鸿鑫鞋厂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市场等龙头优势,探索助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准发展方向。鸿鑫鞋厂积极响应邓州市“两企三新”领域党建工作,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邓州市鸿鑫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前期,镇党委围绕“隐身党员”、阵地建设等关键难题,通过在全市党员系统查询、摸底排查等方式,摸清企业党员底数,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做好政策指导、阵地提升,最终成功建立企业党组织,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企业负责人任党支部书记,把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红色力量融入企业发展。
二是注重龙头带动,引领产业发展。鸿鑫鞋厂按照“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村级联动”发展思路,以镇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集聚,通过设立分厂、合作建厂、拿料加工等方式,形成产业集群,在林扒、孟楼、九龙等乡镇设立下游工厂,将简单易操作的工序下放到加工点,开展“订单式”加工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产业链条结构不断优化。目前,鸿鑫鞋厂车间满负荷生产,雪地靴订单已排至明年3月,每月出货15万余双,大部分发往欧美市场。
三是化解民生难题,凝聚发展共识。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邓州市鸿鑫鞋业有限公司作为高集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试点,创新推出了“车间课堂+师徒结对”培训模式,让农民群众变成产业工人,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技能人才320人次,95%的学员来实现了“持证上岗”,薪资水平提升了30%左右;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拿起针线踩踏板,照顾老小把钱赚,一月能拿三四千。”这句在高集镇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幸福心声。目前,鸿鑫鞋厂有限公司已带动1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不乏无法离家的老人、妇女等群体。产业的红火不仅让群众腰包鼓了起来,更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以前村里闲人多,邻里矛盾也多,现在群众都忙着务工增收,村民纠纷比去年减少八成,村容村貌也明显改善,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家门口就业双丰收。
四是发挥模范作用,展现企业担当。邓州市鸿鑫鞋业有限公司自成立党支部以来,始终将“厚植为民情怀,传递温暖关怀”的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血脉,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党支部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更化身为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的坚强堡垒,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民营企业的担当与温度。为系统化、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企业党支部将全体员工有效动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彰显女性力量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两支特色队伍。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场次,服务覆盖数百人次,通过物资捐赠、现金资助等多种形式,累计投入爱心款物总值达5万余元,用行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五是激活治理效能,基层组织焕发活力。鸿鑫鞋厂有限公司的建立是高集镇指导村级运用“四议两公开”发展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企业建立前,镇、村两级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题,将12亩集体土地集中整治,乡镇协助办理土地性质变更,盘活资产180万元,通过土地合作,入股鸿鑫鞋厂,村集体每年分红超10万元,分红收益全部用于村级游园修缮、疏通沟路渠、安装路灯等村级公共基础事业支出,支出情况及时公开,接受每一名村民的监督。分红收益全部用于村级游园修缮、疏通沟路渠、安装路灯等村级公共基础事业支出,支出情况及时公开,实现了企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多赢。收入高了,人心顺了,矛盾少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乡村治理安定有序,实现了在发展中优化治理、在治理中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邓州市鸿鑫鞋业有限公司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以特色品牌为突破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创新驱动,实现党建引领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继续探索构建“1+N”富民产业体系,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拉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为高集镇高质量发展贡献鸿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