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金秋时节,九龙镇辣椒加工厂里,一派火热景象:分拣、清洗、烘干的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把过小、带斑的辣椒挑拣出来。这座依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建成的加工厂,让曾经零散种植的“小辣椒”,真正长成了带动一方发展的“大产业”。
2024年,依托专项帮扶资金,九龙镇辣椒加工厂配齐了切段机、智能烘干机等现代化设备,建起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厂房,打造起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更让农户安心的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合作模式:每年开春,工厂就与周边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白纸黑字写清“每斤最低1.7元,随行就市不压价”,彻底打消了农户“种得多、卖不掉、价低赔本”的顾虑。
“以前种辣椒怕没人收,现在签了协议,种的时候就有底了!”张营村的种植户李大哥算起账:“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辣椒,除去成本净赚两千块,比种玉米强太多,今年我又多扩了两亩!”如今,2000余亩辣椒种植基地在田间铺展,红彤彤的辣椒串满枝头,不仅为以玉米、小麦“唱主角”的农业结构注入了新活力,更让农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每到辣椒加工旺季,工厂日均用工量超百人,80元的日工资,给周边闲散劳动力送来了“家门口的工作”。分拣车间里,58岁的张叶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的分拣速度一点不输年轻人:“现在在厂里分拣辣椒,一天能挣几十块,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做饭,一点儿不耽误事!”她指着身后的储物柜:“你看,我这柜子里还放着农具,等下午下了班,正好去地里看看晚玉米,务农、打工、顾家三不耽误,这‘饭碗’端得稳!”像张叶这样的工人还有不少,他们大多是周边村庄的村民,如今不用背井离乡,在厂房里就能挣到稳定收入。
从田间地头的红椒满枝,到车间里的精细加工,再到打包发往湖北、陕西等地市场,该镇辣椒产业已织就一条“从土地到餐桌”的全链条发展网。这不仅让辣椒附加值翻了番——新鲜辣椒一斤卖1.7元,加工成干辣椒、辣椒段能卖到7元多,更带火了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等配套服务业。货车司机老刘最近天天跑运输:“以前拉货得等订单,现在光给辣椒厂送原料、运成品,一个月就能多挣两千多。”村口的纸箱厂定制的“九龙红椒”包装盒堆成了小山。
如今,火红的辣椒已成为九龙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以产业发展的实效,在田野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