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近日,在裴营乡房营村茂叶养牛场,一排排牛舍整整齐齐,一头头肥壮的肉牛、种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
“刘总正在那边忙,我叫他。”工作人员说,不远处的牛棚里,刘茂叶正在查看牛的饲料和进食情况。
“他是全村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的一个典范。刘茂叶虽然个子不高,但精神抖擞,讲话干练。”该村党支部书记余焕营介绍。
创办养殖场之前,刘茂叶在外地打工,月收入能够达到四五千元,但他不甘心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时时刻刻想着回家乡干一番事业。
2012年,乘着家乡号召乡贤回乡创业的东风,刘茂叶义无反顾地“打道回府”。
“家乡土质好,水源好,气候也好,有这么好的资源,发展一定大有前途。”刘茂叶说,房营村距离市区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向西紧邻湍河,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景优美。
当年,刘茂叶申请到了“现代农业”帮扶项目资金50万元,加上个人贷款和自己的打工积蓄,投资200万元创办了养牛场。他先后到东北、内蒙古等地考察引进牛种,每年积极向周边村镇回收秸秆、青储饲料,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又丰富了饲料来源。
“现在牛存栏600多头,雇了5名工人来帮忙打理。”刘茂叶说,养殖场主要饲养从东北引进的西门塔尔牛,技术经验在不断成熟,每年销往广州和本地都要超过600头,资金在不断地盘活,下一步会扩大养殖规模。
十几年的养牛经历,让刘茂叶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为方便大家进行肉牛交易,去年,刘茂叶创建了茂叶肉牛交易市场,每月逢单日子,周边十几个县市的牛贩子都赶来收售肉牛。刘茂叶说,一年多来,前来肉牛交易市场的人络绎不绝,每次的成交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常说‘生意做遍,带毛难干’,虽然办养殖场劳心费力,但我不是一个怕困难的人,我有信心为乡亲们和在外打工的人作一个示范,告诉大家在家乡一样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并能带领广大乡亲共同走上致富路。”刘茂叶信心满满地说。
在该乡张庙村一处养鹅场,音箱里播放着欢快的乐曲,淡黄色的雏鹅憨态可掬,十分放松,或低头觅食,或悠闲踱步。鹅场负责人曾华玉满面笑容地从鹅群中走出来:“这音乐可减少外界干扰,避免鹅苗受惊吓,使其健康生长。”
曾华玉是一位“80后”,2015年前,他先后在云南、重庆等地修车、校油泵。2015年7月,他听从乡党委召唤,回张庙村担任村文书、信息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9月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总想着如何带领村民走致富路、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次,他从互联网上看到养殖大三花鹅前景广阔,于是他先后到深圳、四川等地考察鹅养殖项目。
回村后,他投资26万元,搭建钢骨架养鹅塑料大棚800余平方米,2023年12月,他以每只13元的价格,从外地购回大三花雏鹅3400余只,进行大棚里饲养、林间放养。
“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鹅每只都长到8至9斤。3月份,曾华玉的第一批仔鹅由四川商家上门收购,3000只仔鹅卖了22万余元。”张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初尝甜头的曾华玉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增建养殖大棚,净化水体,采购鹅苗。前不久,他又买回来5000只鹅苗。为把鹅养好,曾华玉高薪聘请了技术员,他与技术员吃住在养殖基地,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查看雏鹅的生长与健康状况。他还买来养鹅的技术书籍,查阅、学习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知识。
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曾华玉已经成了村里的养鹅能手,预计今年可以养殖四批大三花鹅,全年纯收入将超过20万元。
近年来,裴营乡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进一步发掘传统产业优势,通过扩群增量、提质增效,全面加快养殖业发展步伐,把培育发展壮大养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户收入,让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裴营乡作为农业大乡,把养殖业的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积极培育养殖大户,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作用,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引导更多的群众通过养殖增加收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该乡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