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带领村民致富——时家村党建工作侧记

2019-09-09 10:01:45 作者:高 爽 通讯员 王英伦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村民正在串烟
 

  夏秋之交,记者走进彭桥镇时家村,一栋栋民居宽敞明亮、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边种烟大户和工人正在忙碌的串烟、烤烟,笑容和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近年来,针对村党支部“造血”功能不足、群众参与度低、村民收入不高等问题,该村坚持抓党建破解农村发展困局,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村里事群众说了算

  “在我们村,跟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我们都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进行,让群众实实在在参与到村级管理中来,群众的事让群众做主。”村党支部书记赵学礼说。

  为了让群众真正得实惠,该村在贫困户评定、退出、公益岗位分配、危房改造等各个方面,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

  2016年,内邓高速与湖北省老河口市高速的连接线途径时家村,需占用该村部分耕地。村民因为土地补偿引发争议,部分群众认为占用谁家的耕地,补偿款就应发放到谁家,也有一些群众认为耕地是集体所有,补偿款应该平均分配。

  为此,村支两委听取群众意见,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发,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该村有11户贫困户33人,怎样让这些人稳定脱贫致富,成了村支两委心头的难题。“靠政府、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只要能吃苦,肯干活,相信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脱贫。”这是赵学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增加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村里开展了志智双扶评星活动,每季度评出“双业致富星”“环境卫生星”“政策明白星”等,并奖励积分,贫困户依据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商品,激励他们通过自己双手改变贫困的现状。

  贫困户赵金柱被评为“双业致富星”,红旗挂在他家的大门口,也映红了他的笑容。今年47岁的赵金柱,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干不了重活,他的妻子是残疾人,儿子正在上大学,女儿还在上初中,全家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村支两委和帮扶干部根据他家实际情况,鼓励引导他发展养殖业,2016年,村里为赵金柱发放了4只扶贫羊,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他进行指导。目前,赵金柱的羊群已达30余只。在养羊的同时,他看好肉鸽的行情,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又养殖肉鸽100余只,养殖产业的发展使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去年顺利脱贫。

  时生耕今年31岁,父亲患有慢性病,哥哥智障,家庭生活十分拮据,乡村两级的帮扶干部积极鼓励他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时生耕学到了美发技术,并在大连成功创业开店,2017年时生耕一家稳定脱贫。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走进该村村民赵光龙的烤烟基地,1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串烟、上烟和烤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赵光龙今年50多岁,已经有10余年的种烟经验,今年他种植烟叶100余亩,年收入预计30余万元,从烟叶育苗到烤烟,吸纳周边近20余名群众在此务工。

  “我们每天收入60—100元不等,离家近,活儿多,工资能保障,真的很不错。”村民赵秀云说。

  近年来,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该村领导班子多次开会商讨,寻找发展机遇和方法。考虑到村子地处偏远等各种劣势,村支两委因地制宜,大力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

  同时,村里积极组织各种培训学习,邀请市畜牧局、烟草公司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为村民上课,进行产业技术培训;为村民发放相关种、养殖书籍,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补助政策。

  村民邹会志以前在外地务工,近两年,他在村里的鼓励下,发展了养殖产业,养殖品种羊近百只,年收入达10余万元。“多亏了村里的帮扶支持,聘请专家教我合理搭配饲料,进行科学养殖,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让我过上好日子。”赵光龙感激地说。

  以党建为引领,统揽全村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在全村党员干部的通力合作与辛勤努力下,时家村在变化,党组织能力强了、村庄靓了、村民富了,群众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