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白庙村一角
如今,走在小杨营乡的白庙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村道,房前屋后乱堆的垃圾没了踪影,通过“七改一增”改造,村民院落清洁干净,家家户户的墙体上刷写着积极向上的标语,白庙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对于该村这喜人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宋荣社说:“这都是乡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不仅让村里的环境变美了,而且让村民们的生活变样了。”
近年来,小杨营乡白庙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重点,积极推进“七改一增”和“秋季两貌”提升,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
宋彦丰是该村实施“七改一增”中的贫困户之一。11月9日,记者在宋彦丰的家中看到,敞亮的院落收拾得井井有条,院子里全部水泥硬化,平坦干净,说起家里的变化,宋彦丰乐得合不拢嘴:“你们如果去年来的话,一定能看到院子里到处种着菜。”
“我们家在改造以前,院墙倒塌,砖瓦满地,遇到下雨天,院子里泥糊糊的,不穿胶鞋都出不了门;即便是晴天,扫个地也乌烟瘴气。现在,家里和院子里都干净了,心情也舒畅了。”宋彦丰说。
受益的贫困户不只是宋彦丰一家。该村70多岁的宋玉贵,对改造后的家庭环境更是满意得乐呵呵的,逢人就夸国家政策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崭新的锅台,红色油漆的房门,洁白的墙体,自来水、新型厨具等应有尽有。
“村里在改造我们的房屋时,还考虑到我们老两口岁数大,为了安全,特意把卫生间装修成蹲便池,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了。”宋玉贵说。
“七改一增”的实施,让贫困户的家居环境变得更美了。此外,为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该村在村道边设置了垃圾桶、垃圾池等,方便群众倾倒垃圾,把生活垃圾送到规定的地点,这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遵守。
为建立长效机制,该村还聘请村里9名贫困户劳动力,在环境卫生的公益岗位上任职,专门负责清扫村里的路面垃圾。“平时这些路边、屋旁、树下容易成为卫生死角的地方,现在,都被村民和环卫工人们清理得干干净净。”宋荣社说。
白庙村,一个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只是该乡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其中一个村。近段时间,该乡先后对郭坡、文昌等贫困村投入40余万元,用于广场硬化、器材增添、坑塘整治、绿化、美化等基础建设,各村的人居环境也得到根本性改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如何更好地激发村级开展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热情,小杨营乡实行了一周一督查、两周一观摩的奖补政策,并通过督查和观摩行动,评出好、中、差三个等级,以此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该乡党委书记郑小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