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间做出“大文章”――扶贫车间建设掠影

2018-09-21 20:52:09 作者:王崇顺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近日,记者在小杨营乡产业扶贫基地吉仕达服帽厂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加工衣帽产品。车间墙壁上方“车间建在乡村里,上班就在家门口”的标语格外醒目。

“厂里目前有6名工人是附近村的贫困群众,因为肯学肯干,每人每月能拿2500多元的收入。”公司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小杨营乡,像吉仕达这样的扶贫车间,共有12家。这些车间均匀分布在该乡各个片区,吸纳附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务工,通过自己辛勤努力,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小杨营乡交通便利,二广高速邓新站和在建的郑万高铁邓州东站,距离集镇只需10分钟左右车程,S335省道横贯小杨营乡东西,出行和运输十分便利。该乡借助这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努力在招商引资方面不断寻求突破。

“近年来,我们不断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思路,积极引进了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绿色环保、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扶贫项目,为乡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小杨营乡党委书记郑小涛说。

据悉,该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较多,乡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着力打好“亲情牌”,积极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走上致富路。目前,该乡共引进吉仕达服帽厂、长红电子厂、鼎宏服饰厂、九会电池厂、德同电子等已投产扶贫车间7家,吸纳周边贫困人口20多名,月薪2000元以上,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的增收问题。另外,正在建设的4个扶贫车间建成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届时将吸纳90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就业。

优质服务支持车间发展

为支持扶贫车间发展,小杨营乡建立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包制度,直接与企业对接,压实干部责任,紧盯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借助“四化双评”工作平台,帮助企业办理各种行政审批手续。

“对扶贫车间用水、用电、土地租赁以及车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尽可能地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企业发展。”该乡扶贫办主任肖威鹏介绍。

位于文昌村的九会电池厂,办厂之初,由于用电量较大,而电力设备老化,一遇刮风下雨或用电高峰,就会经常跳闸,影响企业生产。得知这一情况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协调市电力公司和乡供电所,为该厂更换了新的变压器和供电线路,有效地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记者采访得知,为鼓励各村扶贫车间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乡里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措施:扶贫车间每吸纳1名贫困户劳动力并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奖励企业300元;各村每介绍一名劳动力到车间务工并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补助该村办公经费100元。此外,乡政府积极协调扶贫车间优先享受产业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和小额信贷政策。

精准监管确保帮扶到位

为加强对扶贫车间实施有效监管,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小杨营乡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促使扶贫车间健康运营。

副乡长刘林义告诉记者,乡政府要求各企业要及时收集整理扶持效益、受益贫困人口名单、贫困户技能掌握情况等资料,归档立卷,作为基地考核和审计检查的重要依据。此外,乡政府每年还要对全乡各产业扶贫基地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以适当形式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产业扶贫基地称号,收回扶持资金,不再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坚持把建设扶贫车间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大力支持扶贫车间建设运营,极大地助推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目前,我们正积极与土地、住建等部门进行对接,对乡域扶贫车间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其有序发展,结合‘雨露计划’,加强对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缓解企业用工难题。”郑小涛说。

东楼村扶贫车间金桔子制衣厂员工在加工订单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