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儿一样”——小杨营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侧记

2020-06-11 15:37:03 作者:刘浩博 来源:
分享到:

是什么让小杨营镇头顶“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小杨营镇采访文化建设工作。随着进村入户采访的深入,答案逐渐清晰起来,提线木偶历久弥新、戏曲文化光彩绽放、民间文艺百花争艳……它们让小杨营镇获得的荣誉称号实至名归。

提线木偶历久弥新

“去年4月,南阳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上,提线木偶演出时,其他展区的人纷纷前来,把舞台团团围住,现场掌声雷动。”小杨营镇文化中心负责人杨建然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提线木偶戏俗称“被窝戏”,演出时,演员要和舞台上的木偶随着音乐节奏活动。演员在演出时,通过抖、勾、勒、翻、提等手法,让木偶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提线木偶作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发展,演出更规范、完善,演员有十余人。《西游记》《狮子斗宝》各种片段深受广大村民群众的欢迎。演员杨香叶说:“我们进村演出都是义演,这门艺术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提线木偶的受众人数减少,但是这门古老艺术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历久弥新,这几年我们排演了很多新剧目,都是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接地气,生命力自然旺盛。”杨建然说。

戏曲文化光彩绽放

“近几年,我们排练的《三子争父》《王宝钏》等戏曲在进村巡演的同时,更注重戏曲进校园。”民间艺人杨建青介绍道。

像杨建青这样的民间艺人,还有王玉敏、王荣梅等30余人。

戏曲队伍中负责吹拉弹唱的每个成员,一旦戏曲开始,他们都全心投入,俨然一副专业演员的范儿。从2017年春季开始,该镇文化中心由点到面,组织实施传承戏曲进校园活动。抽调专业音乐戏曲艺术人才宋哲涛等人到镇一初中、中心小学、平安小学等学校,开办业余民间艺术培训课。

杨建然说:“传统艺术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协调各校利用周二、四下午后两节课教学,学生们很认可,这是在培养下一代艺术新人。”

虽然民间艺人热爱戏曲不计报酬,但是镇里为了保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还是专门划拨经费进行支持。

民间文艺百花争艳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近几年,该镇文化中心排练了大调曲子《打赢脱贫攻坚战》,花棍舞《齐心协力奔小康》,快板书《扶贫政策进乡间》,旱船舞《建设新农村咱要走在前》等群众喜闻乐见、感染力极强的文艺节目。

“我们白天、晚上都练习,现在《抬花轿》《小苍娃》等曲目已经走上了刘集、构林和周边新野县的舞台。”该镇禹山锣鼓队的范英梅开心地说。

像禹山这样的村级自发形成的锣鼓队,在小杨营镇还有七个队。

逢年过节,镇上都要进行象棋、猜谜、秧歌、旱船、舞狮子表演。现在全镇有剧团3个,表演艺术团队12支,电影队2个,业余球队6支,能歌善舞表演人员多达千人。

平时,镇文化中心的所有图书和资料免费对外开放,每年假期杨建然等人对学生进行美术、书法、民间艺术等培训。

“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持续投入,我们的文化建设将会更加灿烂,群众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展望未来,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